第166章 盐都
象形图案显然跟海洋有些许的关联,并且那些象形团都显露出了极其高超的技巧。
王大川非常确定,那绝对不是这座城镇所拥有的工艺。
如果硬要王大川所说,这应该是更加南边一块,在景德一带的工艺。
因为过于的精致,让王大川愿意花费无数的时间去看着它。
他越是盯着它看,就越来越为此着迷,这种痴迷包含着一种无名的狂热。
王大川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它足够的美,美到一个来自普通村落的民众也能感受到的美。
美到不需要任何门槛。
但是王大川在观察了接近二十分钟之后,那图案却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又或是诡异。
起初,他认为仅仅只是在艺术表现上的某种异国他乡的风格让他感受到了不安。
王大川的见识并不多,但是他很确定,那些象形图案所描述的并非是这片天朝上的东西。
这是一种很难以形容的感觉。
象形图案,你可以看懂,你可以理解,你也无法表示,但是你很确定那所描述一定不是天朝上的东西。
王大川见过来自西北黄土地上的人。
他们的粗犷开放的性格不会出现这种图案。
王大川同样见过闯关东的人。
他们也不会出现这种图案。
....
王大川见过来自天朝各地,形形色色,五湖四海的人。
...
他更加仔细的观察图案,有了新的发现。
那些象形图案似乎展示出了一种动物。
一种人形动物。
由二分之一的人,四分之一的鱼,四分之一的蛤蟆组成的模样。
这让王大产产生了一种徘徊不去且令人极其不快的感觉。
...
王大川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在那些象形图案上反复徘徊。
....
因为极其强烈的不适感和一种难以形容的不安,王大川匆匆入睡了。
第二天,王大川遇到了同样来盐都的三个年轻人——他们皮肤黝黑,衣冠不整,很是狼狈。
莫名的反感突然袭来...
为首那人似乎是三人的领袖,他是个来自东瀛的人,身高大概在一米五上下浮动,穿着破旧寒酸的服饰,头戴白色布条。
他的年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但如果没留意他那张阴沉且毫无表情的脸,单看他脖子两侧古怪且深深下陷的褶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更老一些。
他的脑袋略有些许的窄,鼻子扁平,额头和下巴都向后缩。
颜色浅黑的脸颊长许多小寸胡子,其不规则地卷曲着。
他的脸在某些地方显得格外不规则,就好像皮肤因为某种皮肤病而剥落了一样。
或许是来自东瀛,又或许是其气质,增加了王大川的厌恶。
当对方走来的时候,身上的鱼腥味极其的明显,而且根据身高体格。
王大川再次确定了他是东瀛人。
而且是皮肤黝黑的东瀛人,并且各个部位有种难以描述的怪养感。
...
第二天的天气格外的不错,温暖,晴朗。
第一天的时候阴沉沉的,他根本无法判断出盐都附近的景色。
而今天可以一览无余。
...
有一条大河直接通向海,同样,这条河贯穿了整座城镇。
...
城镇比预想中的要大上许多,建筑物相当的密集,但是正如传闻所说的那样。
人少的可怜...
或者说,用可怜已经无法形容他所见到的那种程度。
硬要说,是一种望不见活物的,不详的死亡气息。
无数的烟囱中,只只飘出了些许的轻烟。
孤零零的。
随后王大川看到了盐都远处的两座灯塔。
没有刷漆的两座高大灯塔若隐若现的,笔直的竖立在清晨雾蒙蒙的地方。
其中有一座灯塔的顶部已经彻底损坏,并且柱体上都有着大量明显的裂痕。
王大川在盐都走着。
城镇有一段石头防波堤,并且上面还坐着几个小孩子,防波堤一直连绵到那座已经损坏的灯塔下方。
盐都似乎是有港口的,或者说不能算是港口,应该是靠海的一个小码头。
很小很小。
孤零零的停靠几只小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