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述怀 作品
第25章 前人建房后人修
冰河时代要是真的来了,住的地方肯定是最重要的。尉迟宣思前想后,决定不离开本地,就在爷爷留给他的房子基础上,修出一套符合要求的安全住宅。
明尚小区整体是建在丘陵地带上面的,因为这里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市中心有些距离,所以当年拿地价格也比较便宜。
本来当年是有一块更好的地,但是那块地被某个大领导的亲戚给看上了。商人哪能不知死活和这样有后台的人去争地,只好退而求其次。
主管城建的大领导也知道这次委屈了人家明德公司,所以在很多政策指标比如容积率、绿化率等方面就开了口子。总之,明德公司也不算亏,长远看还占了便宜。
老爷子心气很高,即使地段不好,也要把它打造成最好的社区。对于这一片住宅老爷子是费了心的。在整体规划上,塔楼板楼小高层联排各种户型都有,按区规划。这是为了尽量丰富业态,各种人群都有,这就能方便外面商业地产的租售。
这个规划思路其实又符合东方古代的传统,又符合西方现代的理念。
很多政府领导做城市规划,总是想人为划分出各种功能区来。这个理念不算错。但放到微观上,还想搞什么富人区、经济适用区——这是好听一点的说法,如同将“下跌”描述为“负增长”一样——等分野,那就不是很合适了。
古代的城市肯定会有贫民区富人区,但这一般情况下都是市场自发调节形成的,靠买卖来完成最终区划调整。而不是一开始就东边一块地只能富人住,北边一块地只能穷人住。
事实上,不去故意分什么穷人区富人区,让不同消费能力的人尽量住的近一些,这极为有助于商业发展。因为有钱人消费能力旺盛,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穷人一旦有了就业机会,那么便会改善生活,甚至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