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求道苑(第2页)
毕竟,如果深究的话,祁羽已经露出了很大的破绽,一个只会在村里干活的娃是很少有机会能学习礼仪的,能运用的如此娴熟更是少见。
据张天立讲,求道苑名义上只是接纳拥有云霞城籍贯的普通人,但这里的先生们都很开明,对于云霞城周遭的村子也是一并纳入范围的。而且如果本身家境贫寒,每个月还有一部分的银辉发放。
听到银辉两个字,祁羽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原本自己还在想,要怎么绕过张天立去向刚才的先生讨要一份专门研墨或者厨房杂役的活,这样的报酬肯定不会多。
不过祁羽自从来到求道苑后,就发现自己只能靠忽悠和卖惨,至于真才实学的话,肚子里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的墨水。
计划中还需要费一番功夫才可能赚取到银辉,但现在有这种天掉馅儿饼的好事发生了,最关键的是自己只用“假读书,读假书”,钱就能跑到自己的口袋里。
祁羽听着张天立的讲解,面色逐渐变化,甚至还微微流露出一些君子不取“不义”之才的神情。
祁羽好就好在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一绝,加上自己的老演员天赋,没理硬是能干出理来。或许自己只有面对值得交付后背的同伴时才能变回原本的自己。在求职道路上多次碰壁后,祁羽明白了何为一人千面,要是不懂得顺势而为,那么自己就会摔的很惨。
在真实的环境中,人的实诚和付出往往不能得到相应的反馈,会演戏,便是很好的加分项。事实证明了这个理在求道苑这个书香地也都是适用的。
祁羽换上一身和张天立差不多的月白色长袍和白玉冠,看来这是求道苑统一的书生制式服装,唯一的区别就是张天立腰间束的是深蓝色丝绦,而自己的却是浅蓝色。“天立兄,咱俩这带子的颜色怎么不一样呢?”
听到祁羽询问的声音,张天立耐心解释道:“这叫丝绦,浅蓝色代表子墨兄来苑内的时日尚短,我的丝绦是深蓝色,自然表明我在苑里待了好长时间了。”
随后,张天立将书苑的大致情况以及地域划分都给祁羽讲述了一遍。这个书苑很大,祁羽在进来之时就感受到了,真正让祁羽感慨的是,这个书苑单就书生就有两百来号人,“一个城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