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落凝 作品

第9章 沈若凝和顾勤开玩笑(第2页)

 沈若凝拿出语文课本,然后认真地翻看着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尽管她在美国生活了八年之久,但她对中文的掌握程度却丝毫不逊色于国内的同龄人,甚至比大多数人还要好。这都归功于她的姐姐沈心凝,因为每当她们交流时,沈心凝都会坚持用中文与她对话。此外,沈心凝还给她购买了大量的中文启蒙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书籍逐渐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因此,沈若凝阅读过的书籍不仅包括中文作品,还有英文着作。

 沈若凝的记忆力非常出色,早在六岁那年,她就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唐诗三百首》中的每一首诗,甚至连每一句诗的含义都能牢记于心。然而,要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对于年幼的她来说还是有些困难。她还开始尝试学习和背诵宋词。为了更好地记忆这些复杂的词句,她还将它们改编成了动听的歌曲。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

 沈若凝轻轻翻开课本,第一篇文章便是着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

 她的目光缓缓地扫过每一个字,仿佛沉浸在了文字构成的美丽世界里。文中的语言如同春日里绽放的鲜花一般,充满了诗意与美感。那些生动的描述,让她仿佛亲眼见到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绚烂多彩的景象,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愉悦之情。

 随着阅读的深入,她渐渐陶醉其中,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之中。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朵,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她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柔拂面,听到了春雨的淅淅沥沥,闻到了春花的阵阵芳香。这些细腻的描写,让她深深地领略到了春天的独特魅力。

 作者通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和蓬勃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当沈若凝读完最后一行时,她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深深地被这篇文章所感染,她知道,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很快下课铃声响起,但沈若凝仍然沉浸于阅读语文课本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她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每一篇文章,不时被文人那精妙绝伦的文笔、用词所震撼,心中不禁感叹:“中国文化当真是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啊!”

 于是,她继续投入到阅读课本的状态之中。看完语文后,她又拿起了英语课本,迫不及待地翻到最后一页的单词表。对于她而言,初一的单词都是最基本的词汇,毫无难度可言。初一课本单词表中的单词数量仅有400多个,这对沈若凝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她仅仅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认真地将英语课本上的单词重新用心记了一遍。接着,她翻开课本的正文部分,凝视着那些英文句子,默默地在心里将它们逐一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