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无痕 作品

第一章伏阙上奏保贤臣(第2页)

 原来这位学究打扮的中年文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名士陈东陈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陈少阳出生于颍川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其先祖颍川名士陈寔,为“颍川四长”之一,以德行著称,曾感化窃贼,留下“梁上君子”的典故。陈寔的风范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在其去世后,更是由蔡邕亲撰碑文,记述了他的身后哀荣,拜祭者有千人以上,荀慈明、韩元长等五百名流送葬,三公临奠,可谓无上殊荣。

 陈东虽是家境贫寒,十七岁才入学,却凭其勤奋,在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贡生入汴京太学。陈东洒脱不拘小节,秉性刚直不阿,凭其学识渊博,成为一代文人领袖。

 他在朝为官之时,正值蔡京、童贯等人把持朝纲之时,陈东目睹奸臣误国,挥笔写下““山岳遭埋没,乾坤着蔽蒙”的诗句,又在一首咏雪的诗句中,以“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抒怀壮志,登高一呼,众文人志士一呼百应,联名太学生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忠义十·陈东传》)

 经过一番不懈努力,皇上终于将六大奸贼悉数铲除,陈东因此也名满天下,得到世人推崇。

 三人见面,一番寒暄,便上了春宵楼的三楼,找了一个包间。三人落座,侍女献上茶水,退出之后,陈东说道,“欧阳贤弟,你身为布衣,心忧天下,怀揣《安边御敌十策》,孤身一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徒步三千里,来到建康城,向皇上伏阙上奏,其忠勇之心,实在是我大宋读书人的楷模啊。”

 欧阳澈说道,“陈先生过誉啦,这又能如何呢?皇上不但不采纳学生的泣血直谏,却听信黄潜善、汪伯彦的谗言,诬我妖言惑众,妄议朝政,黄、汪二人,更是派人四处缉拿学生,学生没办法,才约先生来这春宵楼相会。如今皇上更是听信黄潜善、王伯彦的谗言,要罢免丞相李纲,李纲丞相一旦被罢免,恐怕大宋的半壁江山,再也无人可以一力承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