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数十年间行善


陈易疑惑的看向身边的小仙侍,问道:

 “不是都弄好了吗,什么地方还用寿星亲自去?”

 小仙侍恭恭敬敬的回答:

 “回真君,寿星应当是去一善人处赐寿。”

 陈易倒是好奇了,究竟是个怎样的善人?

 小仙侍快步走向玉桌,拿起了上面一张字体,陈易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徐桂梅:愿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这名字好像有点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于是陈易将手轻轻放在那个名字上,徐桂梅的过往立刻闪现。

 陈易这才发现,的确见过,这位老人曾上过新闻头条呀!

 徐桂梅年轻时,就是出了名的好人;

 左邻右舍谁忙不过来,只要跟她吱个声就行。

 看孩子、喂猪、做饭、甚至谁家去了老人要守夜,她都爽快应承,从不讲任何报酬;

 村里只要办红白喜事,徐桂梅总是第一个到场搭把手,扫地做饭,忙前忙后。

 可以这么说,徐桂梅帮过全村人,几乎大家都受过她的恩惠;

 甚至连隔壁村,也有不少人心怀感恩。

 多年前,那时的厦铺河既没有桥,也没有船,邻村上学的孩子们不敢淌水而过河;

 这时,徐桂梅出现了。

 她嘱咐自己的儿子,一次又一次地背着这些孩子过河,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抵达学校;

 她的善,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几十年间一直不断。

 厦铺河边上有个亭子,是周边几个村村民出山的必经之地,一趟少说要走十里路;

 打小在大山里长大的徐桂梅,深知赶路后对茶水的渴望;

 去别人家讨水喝吧,面皮薄的人开不了口,开了口也不一定讨得到。

 要是有人及时送上一壶茶,那该有多好?

 时年六十岁的她,将心比心之下,默默煮好茶水,送到河边,给过往行人送去一口甘爽。

 不锈钢茶缸里,盛着大半缸微褐色的茶水;

 茶水中浸着一把竹水勺,已被摸得溜光水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