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3页)

 像咸阳周边的百姓,临近咸阳,生活自然好许多。 

 但是较远一些的地区,百姓的生活条件就没那么好了。 

 “二弟,你觉得天下百姓都应该住在砖瓦房里吗?”赵惊鸿问。 

 扶苏点头,“就算商周时期,也已经开始普及砖瓦房了啊,为何到了大秦,大家反而住在了茅草屋里?” 

 赵惊鸿笑了。 

 扶苏说的没错。 

 砖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在诸侯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很多人都住上了砖瓦房。 

 但是,砖瓦房的成本毕竟很高。 

 普通百姓温饱都还成问题,哪来的时间和金钱,以及体力去建造砖瓦房? 

 哪怕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很多人都需要积攒很久,才能盖得起来两三间砖瓦房。 

 更别说这个重税的大秦时期了。 

 他们进入村子。 

 这些高头大马,还有身穿锦衣华服的男子,村里的孩子可没见过,顿时一个个好奇地爬过来,围着他们跑来跑去。 

 赵惊鸿见状,笑着从怀里掏出几块麦芽糖,递给孩子们。 

 孩子们还不敢要,赵惊鸿见状只能塞到一个小女孩嘴里,然后往她手里塞了一些,其他小孩子才敢去接。 

 然后,他们吃到麦芽糖,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 

 村民们也纷纷围过来看。 

 扶苏下马,找到一位老人家询问情况。 

 “老人家,今年粮食收成怎么样?”扶苏询问。 

 老人家看了看扶苏,又看了看赵惊鸿,询问道:“公子们,我该如何回答?” 

 “如实回答!”赵惊鸿道:“这位是公子扶苏,你们应该听说过扶苏公子宅心仁厚,若有苦楚,便可与他说。” 

 老人家闻言,立即向着扶苏下跪行礼。 

 扶苏赶紧拉着,“老人家,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等老人起身,扶苏看到老人家已经泪流满面,“扶苏公子,我的儿子……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