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第2页)

 “中年聚徒讲学,教导学徒。五十岁,担任鲁国司寇,摄行相职,而后便因政见不合而弃官去鲁,携带一众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但终未有所成。” 

 “之前我就与你们讲过孔子和老子论道之事。” 

 “如今咱们三看孔子与老子三次问道之旅。” 

 “第一次,孔子见老子,乃在老子友人葬礼之上,恰逢日食,老子让丧葬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令人停止哭泣,直至日复出,方前行。” 

 “孔子见状,觉老子也定然是喜礼之人。因为日灭如夜,若前行,如星夜出奔,与礼不合。遂与老子谈论兴周礼之说。” 

 “孔子以为,天下动乱,民不聊生,皆因周礼不兴,礼乐崩坏,则身担任兴复周礼之大任,立志匡扶周礼,方可休止动乱,以天下重返太平。” 

 赵惊鸿看向扶苏,“你觉得,周朝的覆灭,诸国崛起,是因为礼崩乐坏导致的吗?是因为不尊崇周礼导致的吗?” 

 “自然!”扶苏点头,“若人人心中有周礼,自不会兴叛乱之事。” 

 赵惊鸿笑了,“老子言:上善若水。” 

 扶苏不解,“请大哥解惑。” 

 赵惊鸿道:“水滔奔流,如历史长河,流淌不息,何能止?何能逆流?分流之势,如何阻拦?” 

 “就如同周礼一般,亦如同我们大秦一般,如果我说,我们大秦严苛的律法就是对的,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不尊崇秦律,如同天下动乱,我就去告诉大家:这是你们不尊崇秦律的结果,大家都要听我的,重新恢复秦制,尊崇秦律,恢复严苛的秦律,如此,你们愿意听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