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2页)

 对于顾子钰,她倒一直带着几分愧疚。 

 保国公不愧是沙场老将,来得很快。 

 陆行简和苏晚晚穿戴整齐,刚到御书房坐下,便听到孟岳禀报: 

 “保国公来了。” 

 保国公顾晖年近六十,外貌伟岸,颇有威严。 

 其父顾永是宪宗皇帝重用的一名骁将。 

 宪宗刚即位时,大梁王朝各地流民起义此起彼伏,帝国几乎处于崩溃边缘。 

 顾永临危受命,四处征战,为帝国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顾晖年轻时就跟随父亲上战场,几十年来执掌京师兵权,深得几位皇帝信任和依赖。 

 北漠鞑靼来犯、边军不能抵挡时,又多次佩大将军印前往边疆御敌救援。 

 陆行简刚即位时,鞑靼再次大举进犯宣府,虞台铃之战死亡大梁将士两千多人。 

 当时就是顾晖紧急率领京军前去支援。 

 那次顾晖奏报有功将士为两万余人。 
 工部和大理寺前往核实,认为所报多为不实。 

 陆行简却压着文官们的反对,听从顾晖意见,升迁者有一千五百六十三人,顾晖本人也被加封为太保。 

 这几年,顾晖但有所请,陆行简无有不允。 

 科道官对顾晖的各种弹劾,也全被陆行简驳回。 

 可谓荣宠不衰。 

 顾晖也并未恃宠而骄,反而行事低调,恪守人臣本分。 

 一般上奏折也是为了军官们请求军功,在各级军官里素有威望。 

 也帮陆行简施恩于军队,稳住住局面。 

 顾晖神色肃穆,一丝不苟地行大礼。 

 顾子钰跟在祖父身后,神色凝重,目不斜视。 

 陆行简给顾晖赐坐,还让苏晚晚给顾晖敬茶。 

 顾晖哪里敢接受,连忙站起身推辞。 

 陆行简笑了笑:“朕年少登基,有赖国公爷鼎力扶持才坐稳皇位。” 

 “朕心里一直把国公爷当长辈敬重,受一碗新妇茶,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