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46章(第2页)

 “是啊,看样子,这人银券也不稳当,和那什么金圆券差不太多。” 

 易忠海小声嘀咕道。 

 何大清只是微微点头。 

 建国之初,奸商和敌特活动猖獗,想方设法制造社会混乱,而炒作金银价格,制造物价剧烈波动进而引发老百姓恐慌。 

 而在建国的第一年里,正是他们最活跃的时期。 

 因为旧中国生产力低下,国内各种物资供应不足,确实让他们得逞了。 

 1949年银行存款利率非常高,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252,而到了1950年,银行存款的利率依旧超过100。 

 可即便如此之高的利率,钱存在银行里依旧是亏,根本追不上物价的涨幅。 

 “反正,厂里开了饷,第一时间去商店买成自家需要的东西总错不了。” 

 何大清也小声嘀咕道。 

 他这样的心态,其实也是这个时期几乎所有人的心态。 

 也正因为人为的恐慌,不管用不用的上,反正大家只要手里有钱了,就会蜂拥进入商店,购买各种物资,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物资的紧张。 

 终于,几年后全国开始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按照国家生产水平制定了计划供应标准,平均分配,票据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