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德妃乌雅氏甄嬛
倒不是皇后不孝顺,主要是上边长久的压着一座大山的滋味,估计也就孙悟空懂。
和皇上成婚这么多年,皇后也不是没有过动些手段的小心思。
主要还是太难了,甭管是府上还是如今的宫里,明里暗里都有不少太后的人手。
皇上和太后母子情深,并不介意太后监察府邸。
皇后也知道自己身边一定有太后的人,所以也不敢犯错。
对底下妃嫔所生的阿哥公主们,面上也过得去。
不过正是因为没动过手段,在玛禄看来,这就是贤惠得体,所以对皇后也是屡屡赏赐。
这也算是一个良性循环。
………
选秀将近,京城里一时热闹了起来。
不但胭脂水粉、布匹首饰的店面大赚特赚,就连佛寺道观都是香火鼎盛。
允禛信佛,这日休沐,便换上便服,去了上善寺,想跟寺里的老和尚谈论佛法。
没成想,刚到门口,便听一女子声音:“小姐,别的秀女都求中选,只有咱们小姐,想被撂牌子,菩萨一定记得真真的。”
紧接着又听另一女子道:“嘘,许愿说破是不灵的!”
允禛心里有些稀奇,这世间竟还有不愿意中选的女子。
视线转回去,便见到一行主仆三人,正脸倒是没看到。
本来想就此离开,便见一男子上前对话。
“嬛妹妹”
“实初哥哥”
一见这个,允禛就觉得自己懂了,原来这女子不愿意中选,是因为已经有情郎了呀!
心中好奇,倒回去看了两眼,便见到一熟悉的面孔,心中惊惶,也不进寺找老和尚了,叫上身边伺候的太监,匆匆的就进了宫。
“皇额娘,皇额娘——”允禛进到寿康宫内,直接就抱上了亲娘的大腿。
原本正在拿着花朵插瓶的玛禄:……
眉毛挑高,长吸一口气吐出来:“又怎么了?老四,你如今也四十多的年纪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
允禛抱大腿的手不放:“皇额娘,儿臣甭管多大,在您面前也是小孩子!”
玛禄轻拍一记:“有事说事,别做这副样子,惹人笑话。”
“皇额娘,儿子好似见到柔则了!别不是柔则转世投胎,又回来克儿子了吧?”
玛禄无奈:“你胡说什么?柔则都没了多少年了,老四你是天潢贵胄,她如何还能转世投胎回来克你?”
“真的!”允禛连说带比划,“儿子今儿个去上善寺,遇见一女子,长得与柔则像了七分。”
玛禄:“人有相似,这不足为奇。”
不过此事到底还是有些敏感,玛禄担心是有人知道了当年的隐秘,特地做了句来坑害允禛,便派了人出宫去查。
听着皇额娘沉稳的吩咐宫人,允禛的心也定了下来。
也不抱大腿了,坐到了另一边的榻上。
雍亲王进宫,这样的事自然会有人报给皇上。
胤祾批阅完奏折,问了宫人才知道,雍亲王已经在宫里待了两个时辰还没走。
正好到了用晚膳的时间,胤祾直接起驾去了寿康宫。
一番见礼过后,胤祾笑着道:“皇额娘还有四哥,你们正聊什么呢?”
玛禄也没隐瞒:“正在说一个秀女,你四哥今儿去了上善寺,见着了一个神似柔则的女子。”
一提柔则,胤祾就憋不住想笑:“四哥,别不是又看上这个秀女了吧?
倒不是当弟弟的不舍得给你,主要还是怕你再挨一顿额娘的揍。”
允禛羞恼:“皇上说什么呢?臣岂是这样的人?”
胤祾:“不,你是。”
玛禄打断兄弟二人的话,示意想进来禀报的宫人上前说话。
“回禀太后娘娘,回禀皇上,雍亲王。
奴才查到,雍亲王在上善寺遇到的女子为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
有路人与寺内的小沙弥可以证明,甄家小姐前往上善寺烧香拜佛,是乞求菩萨保佑,想要选秀被撂牌子,再嫁与一个世间最好的男儿。
出了寺庙,就遇见了温实初温太医。
温太医以家传玉壶求亲,希望甄家小姐可以嫁给他。
甄家小姐拒绝,只说把温太医当做哥哥。”
玛禄的手指点在桌上:“有意思,还查到什么?”
“奴才还查到,这甄小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被其父赞为‘女中诸葛’。
除此之外,甄小姐还跟着当年教导乌拉那拉格格的女夫子学了惊鸿舞。”
“有意思,还真是有意思。”玛禄嘲讽道,“当年柔则学惊鸿舞,是为了献媚勾引。不知这甄家小姐,是否有别的心意呢?”
允禛坐在旁边不敢说话,生怕一不小心皇额娘再给他来上一巴掌。
胤祾摸摸下巴调笑道:“四哥若是喜欢这甄小姐,等选秀结束,让她给你当个格格,倒也不错。”
胤禛赶紧摇头:“多谢皇上好意,还是不用了!”
玛禄也没好气的看了胤祾一眼:“你四哥府上,可不能再添这么一个变数。”
“是。”
…………
阅选秀女当天,天朗气清。
过了初选,进入复选阶段的秀女,由皇上和太后亲自阅看。
每天只阅看两个旗的秀女,确保选过程慎密有序。
大清帝国甄选后妃的两条标准是"品德"和"门第",所以那些抹花粉、引蝴蝶之类的小动作是没用的。
穿着一样的衣服,戴着一样的头饰,一排一排的阅选,看得玛禄眼都要晕了。
先是满军旗,再是蒙军旗,最后是汉军旗。
因为胤祾四十多岁的年纪,前面子嗣又多,跟康熙爷一样,这个岁数了,并不想选家世过于雄厚的秀女入宫,打乱后宫的秩序。
所以多是选择中等人家的美貌秀女入宫。
一排排的秀女被撂牌子,玛禄一看胤祾,就知道他心思不在这里了。
“满洲镶黄旗,通政司副使富安之女富察仪欣,年十七。”
“奴才富察仪欣,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玛禄一听,这个不错呀,富察氏旁支女,家世合适,长相也秀美。
“皇帝,哀家觉得,这富察氏不错。”
胤祾当然没意见:“皇额娘喜欢,那就留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