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16章 吃上进口糖了(第2页)

 季宇宁之所以爱点这道菜,是因为他知道这道菜未来到90年代可能就不经常有了,因为那个时候养的猪都是速成的,猪肚头长不了那么厚,所以这道菜后来就基本上没有了。

 潘鱼是汤菜,鱼肉软嫩清鲜,汤则是清淡鲜美。俩人用汤泡饭,吃了个干干净净。

 吃完饭,季宇宁骑车把朱琳一直送到工业学院的门口。

 两人又腻歪了会儿,才依依不舍的告辞。

 朱琳走进家门,发现父母齐齐的笑着看着他。

 “爸,妈,怎么了?”

 朱琳奇怪的问。

 “琳琳,是不是交男朋友了?”

 她妈妈先问道。

 “刚才我在学校门口已经看见了,那小伙子高高大大的,就是还没看清楚长相,人就骑上车走了。”

 见女儿有点语塞,妈妈又接着说。

 “你进了校门,我叫你,你也听不见,还一步一回头的。”

 朱琳有点脸红,撅嘴以示不满。

 “你这孩子啊,交了男朋友也不跟爸爸妈妈说。

 快跟妈妈说说,那小伙子叫什么?多大岁数了?干什么工作的?家里是干什么的?住什么地方啊?”

 老娘这一连五连珠的五问,让朱琳有点儿张口结舌的。

 看着父母那一脸热切的目光,朱琳想了想,说道:

 “爸,妈,其实我是还没来得及跟你们说呢。

 我们实际上是刚认识没多长时间。

 嗯,他叫季宇宁,今年21岁。家就是京城的,他是上个月刚刚知青返城。现在在大华电影院做放映员。”

 “哦,放映员也挺好,放映员是享受干部待遇的,你明年毕业以后也是干部。

 而且放映员收入也不低呀。”

 老娘立刻接过话来。

 “嗯,是不低。他们第1个月的工资收入差不多有50块,跟我毕业后第2年转正的工资都差不多呢。

 不过他可不靠工资,他现在的稿费一个月相当于工资的10倍呢。

 对了,我给你们看看他发表在诗刊杂志上的诗。”

 朱琳从包里掏出那本诗刊,翻到季宇宁的七首诗,折好了,递给父母。

 父母惊讶的拿过诗刊看了起来。

 她父亲是工业学院的教授,母亲就是华夏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的医生,还曾经获得过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