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卢伯伯(第2页)

 以前他母亲曾经说过,这个卢伯伯跟他们家好像还有点儿沾亲带故。据说明州人之间,尤其是明州的生意人之间,基本上都是有点儿沾亲带故的。

 “卢伯伯,我阿爸以前就给我讲过您的故事。

 我在咱们侨联的资料室里,也看到过介绍您的那些经历的文章。那就写得更加精彩了。

 我前一段,还在构思一个以您为原型的反映地下工作的惊险故事呢。

 我开始准备写成小说,后来一想,干脆写成电影剧本吧。”

 季宇宁也开始换回明州话,这屋里4个人都是会说纯正的明州话的。

 一般而言,如果两个明州人之间说话,如果有一个人不想跟你说下去,他会换成普通话,如果想继续聊下去,那俩人还会接着用明州话聊。

 季宇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前世1980年由珠影厂拍的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这部电影,是根据1979年上沪青年话剧团的同名话剧改编的。

 当时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以这位卢伯伯作为原型的。

 他记得,当时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在国内轰动一时。

 季宇宁也记得他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很是惊险紧张。

 所以他准备提前截胡这部电影的剧本,因为这个题材在现在这个时候拍,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对于现在这种局面,很多内容都是有所禁忌的,所以有一个好的题材并不容易。

 而现在写一个剧本,比写小说的收益要强得多。

 电影厂给的稿费,可是比杂志社报社给的要多多了。

 不仅如此,一般编剧都是要跟剧组的,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前世在80年代,作家们最理想的挣钱模式,就是写小说,挣完稿费后,引起了电影厂的关注,然后再改编成剧本,并成为编剧。

 季宇宁的话马上就引起了其他三位长辈的兴趣。

 他接下去开始讲起这个故事的大纲。

 这个故事和前世相比是有些改变的,比如人名,比如公司的名字。另外还有一些情节,在现在他的眼中还是有一些固定化,嗯比较僵化,所以他都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

 比如原来电影中的主人公叫张公甫,他给改成卢公甫。主人公的公司叫荣昌公司,他又改成了广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