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57章 上人民日报了(第3页)

 这个时代的人,实际上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听广播。

 而目前国内的广播,是可以完全传播到每一个华夏人的。那可是数以亿计的华夏人。

 现在,季宇宁可以说是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和所喜爱的一个青年人了。

 很多人在看到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都情不自禁的涌现出对季宇宁的钦佩和羡慕。

 京城,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1号院。

 院里临街是1栋3层的小楼。

 3楼的一个房间里,这是京城人民出版社的文艺编辑部。

 一位30多岁的男同志,也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人民日报头版介绍季宇宁那首歌曲的这篇文章。

 看完后,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恰好旁边有人看到,就好奇的问道:

 “小刘,怎么了?叹什么气啊。”

 “啊,没什么,啊。”

 被称作小刘的人,连忙遮掩道。

 这是刘新武,他去年刚刚离开十三中的语文老师岗位,调到京城人民出版社做文学作品的图书编辑。

 他由于家庭的一些变故,从小就有一些孤僻,所以和同事们一般不怎么沟通。

 他更喜欢一个人从事写作,他很早就有一些小的文章登载在报纸和刊物上。这让他很有一些成就感。

 因此他对于写作也很有一些执着。

 刚刚那声叹气,是因为他想起了昨天他去邮寄投稿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写的就是中学学校里的一些事情,小说的题目叫班主任,内容有一些敏感,但他觉得写的很好。

 昨天星期天,他去邮寄投稿,当时他去邮局的路上,就有点忐忑。到了邮局,看见邮局收寄邮件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很是恶劣。

 他说是稿件,邮局的人问他有没有夹着信件,这一下让他很紧张。他当时在一瞬间就决定不寄了。

 现在他叹气,是觉得后悔,他觉得那篇小说,还是应该投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