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122章 朱琳录制主题歌(第2页)

 关键是突出自己的特点就可以了。”

 季宇宁现在称呼王铭为王老师,因为王铭本来就是中央乐团的作曲。

 他是因为爱人在北影厂做化妆师,所以北影厂的电影的配乐作曲一般都是找他。

 这个年代国内电影厂一般拍的电影的字幕上只有作曲,没有主题歌作词作曲这一项。

 而且国内的奖项,也只有最佳音乐这个奖项,没有像好莱坞的金球奖或者奥斯卡奖那样的有最佳原创歌曲这个奖项。

 所以季宇宁这个主题歌的词曲作者,只能归到了作曲这一栏里面。

 “小季啊,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你这首歌写的是真好。

 整首歌曲将时间与生命、青春与建设这一非常有意义的思想主题,寓于生动的文学形象之中,富有哲理性,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特别适合咱们这部电影。

 刚才你们家朱琳唱的也很好,特别好听。

 那种活泼欢快的节奏,让我一听就想起了电影里面的画面。”

 一旁的王导这次听了朱琳的试唱,更加满意了。

 这个满意不仅是歌手唱的好听,而且她是又更加深刻的体会了一下歌曲的内涵。

 季宇宁记得前世这首金梭和银梭,好像是1980年的时候创作的,歌曲的作者是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看到了日月同在海面上的奇景,他当时写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日月奇观,这首诗发表在国内的刊物上之后,引来很多人为其谱曲。

 这样就诞生了这首歌。

 季宇宁把这首歌拿来就用,一点都没有改动,就放在这部电影中,没有想到却是和影片的内容异常的契合。

 下午3点,录音棚也准备好了,正式开始录音。

 朱琳表现不错,录了两遍就完成了录音。

 录完歌以后,录音师还赠送了朱琳一个小录音磁带。一般对于主题歌的演唱歌手,这也是一个惯例。

 磁带里录的,就是朱琳刚才演唱的歌曲。

 朱琳这次成功的录制了电影的主题歌,这让季宇宁和朱琳俩人都特别高兴。

 在回家的路上,朱琳还一边骑车,一边轻声哼唱着金梭和银梭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