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建国生了(第2页)
11月19日,周四。
上午,小林姐又急急火火跑来了。
拿到季宇宁递过来的电影剧本,她第一时间就开始翻看。
“季宇宁,你这个剧本太棒了。
整体构思特别好。
嗯,你选用了相对封闭的交通工具——一艘江轮,作为客观世界的剧作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中构建了人物“苏醒”式的心理历程——“情感、挣扎、反叛”。
在这个剧本中,塑造了一群好人,呈现了人性的光辉,展现了层次较为丰富的思考。”
小林姐想了想,又接着说道:
“作为日常交通工具和浮游的封闭空间,江轮具有运送和承载的典型功能,呈现出漂泊、不确定的特征。
《巴山夜雨》这个剧本将客观世界所有的场景都放置在江轮这一封闭式剧作空间中进行呈现,带有很大的臆想性,是一种超乎现实的状态。”
季宇宁听了,也不禁钦佩对面这个姐姐眼光的敏锐。
前世这个电影剧本可是获得了第1届华夏国内电影专业奖金鸡奖的最佳剧本奖。
确实是很难得的好剧本。
不愧是巴老爷子的女儿,后世这位小林姐可是《收获》杂志的实际负责人。她一直都在这家杂志社做编辑,后来也做到了《收获》杂志的主编这个位置。
“嗯,小林姐,我在构思这个剧本的时候,我是想到,浮游的江轮和华夏历史长河有割不断的关系,所以我在选择剧作空间时,是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的。
其实我们反思,不止要反思那几年,那几年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反思应该反思的更远。
我们这个民族拥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是不间断的发展的历史,所谓‘源远流长,绵延不绝’,这是只有我们这个民族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们的反思,完全可以去思接千载。”
“行啊,季宇宁,你这个剧本比我们现在已经预定的两个电影剧本要强。
我们的两个剧本,一个是陈老的电影剧本《大风歌》,那个是历史剧本,嗯,题材没有什么新鲜的。
另外一个剧本,是三个人合写的,比起你这个剧本差的太远了,嗯,我觉得基本上可以定了,你这个剧本,会在我们的复刊号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