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闲聊

“后来那个员外又找到那家,地的价格又给到十二两一亩,那家人依旧没卖。

 自从那以后,他家地里就出各种事情。

 今天他家地里被野猪嚯嚯了,明天他家地里出现一地的死耗子……

 最后还是村长找到那家,劝说他家把地卖了,家里有人,再开些荒地就好。

 别拿着鸡蛋和石头碰。

 可是那家的当家的依旧倔强着,就是不卖地。

 因为这事儿,他还拖家带口的告到县衙,奈何,那个员外使了银子。

 反而告他们诬陷。

 ……因为双方证据不足,这事儿就被县令这么和稀泥的糊弄过去了。

 那户人家败诉,不仅给县衙诉状的银子,因此家里的壮丁有一个算一个,还都挨了十大板子。

 家里的银子也全部花完。

 那家当家的本就因为这事憋着火,现在又被打,一口气没上来,在回村的路上就咽气了。

 这户当家的一死,没钱发丧,那家的三儿子就主动找到村长,让他帮着把地卖了,但是不卖给那个员外。

 可是村长去了县里,那些地是有人愿意买,但是却落到了六两银子一亩。”

 君文蕙听的惊讶不不已,这世上还有这等倔强之人?

 这难道就是小瑾说的,不懂变通的下场?

 你说,好好的一家子,就因为一家之主的倔强,葬送一家子。

 最后地也卖了,银子还少了一半,这让她怎么说这家人。

 人财两空?

 又不贴切。

 杨竹也听的一阵心惊:“最后呢?”

 顾四婶儿:“听说那地辗转又到了那个员外家,那个员外还在那片地附近买了不少地。

 甚至把临近的破房子都买了,给她女儿建了一个大庄子。

 还让村里的农户去他家庄子上干活儿,就不用那户人家。

 听说后来那家人举家搬走了,至于去哪,没有人知道。”

 杨竹叹息一声:“何苦呢?”

 顾四婶儿也跟着叹息:“谁说不是。”

 君文蕙摇头,那户人家要是把那些地以十二两银子一亩卖掉,手里不仅有钱,还能领着家里的孩子再去开荒。

 拿着那些钱,照样能让家里人吃饱饭。

 女子嫁妆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准备的,那个员外这么急着给女儿添嫁妆,怕是他这个女儿的婆家比他预料的门户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