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事与愿违(上)(第2页)
他想把事情压下去,至少不应该让女儿陷入恐慌,但纸包不住火。等一批穿着制服的相关调查人员从正门大步走进梨家的档口时,梨欣就是第一个被迫迎上他们的人。
浸在茫然、不安和担忧中,梨欣看着爸爸从工坊走出、将他们领进去一通翻寻。他们又拍照又做笔记,时不时还指摘两句,严肃得让人望而生畏。
那个爸爸还是第一次表现得这么唯唯诺诺。
检查结果并不好。他们认为工坊有安全隐患、责令停业整顿;故障的隐患源头,也偏向了全然不知哪里出错的梨致福身上。
前面的档口虽得以保留营业,但这事也在那一天传遍了街坊邻里。之后一段时间,梨欣和她看的铺头迎来了数年来最无所事事的淡季。
但是……这事儿不怪她啊?
后面的调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监管部门在合伙人那里没找到确凿证据来证明零件质量有问题,事故的主责给到了负责组装的梨致福身上。
家属把他告上法院索要赔偿,为了尽可能保住家产,他提出上诉、要求重新检查合伙人的工坊,还揭发了合伙人偷工减料搓零件的内幕。
梨欣没想到爸爸会做得这么绝,但他当时满是义无反顾的态度。案子由此进入了新一轮调查,也是新一轮漫长艰苦的拉锯战。
工坊整改后仍然几近停摆,修车档收入也不如以前,梨家仿佛摔回了当年刚出来打拼时的困苦境况。
若不是梨家跟包租公有十多年的交情、让他愿意放宽部分租金来减轻负担,这工坊怕是要退租了。
靠旺子一人上班的收入不够日常开销,加上铺头的散钱也只是勉强平账,一家人只能靠俭用省吃来熬过这场官司。饭菜减一些,烟酒少一些,水电省一些,钱就多出来了。
而节流也要开源,梨致福便将目光放在了近年一批批南下的北人身上。
他们并非一定要花钱买自行车,但一定要花钱吃饭。梨致福想办法进了些河粉米粉和食材,平时待工在家就炒上几十盒,然后在饭点用自行车运到打工人群聚的地方卖,能挣多少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