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决胜负四强出炉 扮男装二女观战(第2页)
孙权的目光很快就被即将上场的学子所吸引。大概有将近两千人参加今天的比试。比试采用淘汰制,抽签决定和谁一对一对打,要求点到为止,不可击杀对方。其他全部无要求。兵器随便选用,可以用绣花针,也可以用整棵树,可以用柳条,也可以用开山斧,总而言之随便。赢了就行,输了下场。
只见每个人手里拿的兵器五花八门,不过最多的当然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但也有用锤的,还有拿链子锤流星锤的,也有拿一个木棒铁棒的,让人目不暇接。
为了节省时间,五十组一起比,这样一次就是一百人参赛。至于观众,你想看哪个都可以。场面有些混乱,但只要你盯住某一对去看,也是颇有意思。
孙权就十分感兴趣,本身他自己也颇懂武艺,只见他瞪着眼睛四处看,不时给周瑜指:“公瑾,你看那个使单刀的,就是和流星锤对打那个,一看就是行家,这刀叫断魂刀。”
周瑜只得顺着孙权的手指的方向看去,看那个拿着断魂刀的正和一个拿着流星锤的对打,只不过那两个人打的虽然好看,但都是花架子。孙权在一旁兴致盎然的点评,周瑜也不反驳,跟着一起聊天。反正这是淘汰赛,就算哪个孙权喜欢,也得靠实力说话。
一上午的时间,孙权看得眼睛发酸,喜不自禁,对周瑜感叹道:“公瑾,这科举太好了,可能你看着很多人的武艺都是稀松平常,但是,就算这些稀松平常的,很多都比那些门阀世族出身的公子哥要强的多的多。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从中选出好的将帅,大大增加江东的实力。以后这科举要搞下去,这是江东立业的基石!”
周瑜有些感动了,孙权原来不是看不出优劣,而是在暗中做比较,他的心中清醒着呢。而且他这番倾诉,并不是仅针对门阀,而是针对科举对江东的好处,距离孙权越来越偏离历史上那个形象,越来越像一个王者。
周瑜道:“主公,要想我们的学子越来越优秀。就要给百姓更好的生活,他们只有衣食无忧了,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孩子。”
孙权点头,高兴地站起身道:“公瑾,我们回去吧,等到进行最终比武的时候,我再来看。”
周瑜引着孙权,两人悄悄离开了观战台,消失在了人群里。
送走孙权,周瑜也没闲着,继续回来主持科举,转眼过了三天,比武较量就到了最后关头。场上还剩下六十四人,这六十四人就是这次武举的取胜学子,他们也毫无疑问地全部考中了大学。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不想独占鳌头,更何况周瑜规定武举的前三甲将直接被军队录取为将领,当然还要经过学习和三年之后的考核。但这也比在军队一刀一枪拼杀好多年要少奋斗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