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星折镜 作品

第102章 要做前无古人之事,就要有前无古人之志。(第2页)

 他并不是想弃孝道于不顾,而是希望通过律法来为“孝顺”划出明确的界限重新界定到底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并且收回父母轻易一句话便可定罪不孝的权利,以免父母可以再以此拿捏子嗣。

 他依旧认可并接受孝道,但不会再让孝顺凌驾于律法之上。凡事,要先符合律法,再谈孝道。

 只是改变这千年以来的治国之策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的。可以说,天下之人凡是有孩子的,十有八九都会或多或少得到过“孝道”带给他们的利益。

 这不孝的罪名极重,影响也巨大,但定罪却极为容易,就是父母一句话的事。这太过儿戏。

 处处以孝为先,稍有不听话便是不孝,不孝便会声名狼藉,不能为官,遭人唾弃。这种事并不少见,曾经隆运帝白龙鱼服之时,还见过一对父母为着大儿子,处处欺压小儿子,让小儿子卖女为奴来给大儿子还赌债,不然便是不孝。

 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不过有人程度轻些,有人连演都不愿意演。

 废此国策,便是断了那些手段恶劣,将子女看做自己私产的父母的利益,必然会遭到重重抵抗。

 隆运帝也是因为有了林家这么个强力且忠诚的支持者,再加上他自己的筹谋布局,才能步步为营,无声无息的推行计划。

 他原是想着等太后和平王为着夺嫡犯下大错,再以秦太后屡次插手朝政,罔顾律法为证据,证明“以孝治国”之事弊端太大,以此堵朝臣与天下的嘴,也好给新政推行减轻压力。

 只是现在,“太后既然已经失去了不少的价值,那便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先废除国策,再逼的她不得不自己送上门同平王合作。”隆运帝转动茶盏的手加快了速度。

 此事一出,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只有“孝道”这一把武器的秦太后,因此,她必定会想尽办法和平王勾搭上,倒也不用隆运帝再操心。

 “我本来还担心‘法不溯及既往’,那老妇先犯错,我再立法,还不大好定罪。现在好了,咱们干脆先立法,再等她犯错,如此也比原先更加合理顺畅。”

 就是这废除旧策的难度会比前一种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