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草莽英雄 发于民间(第3页)

 李从嘉虽没有找到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但是感觉二人,勇武非凡。

 实际上吴翰、张璨实际上也是历史留名的裨将!

 片刻后李从嘉骑马从仓部离开。

 又转往下一处白鹭渡口、江宁渡和其他几处仓部、渡口。

 在户部侍郎的协助下,忙碌一整天,走了七处招募民夫一千余人。

 后又到了比部、司门召集百余人,才凑齐了一千二余百人。

 蝉鸣鸟叫,夜幕降临。

 李从嘉晚上回到郡公府上。

 看到老管家吴伯已准备好菜饭,颇为丰盛,稻米、羊肉、小虾、菠菜、蜜饯和茶。

 李从嘉心中有感,今天招募民夫,走在街头巷尾。

 感觉在江宁城繁华表象的背后更多是在温饱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

 他问道:“我封地多少?年俸多少?”

 吴伯一愣。

 自家公子从来不关心这事,今日却突然问起来了。

 “殿下,您刚刚开府,郡公年俸三百石,封邑三百户,在城南江边,约有田产共计三千亩。”

 “那一亩产粮多少?”李从嘉继续追问道。

 “良田和薄田区别较大,亩产不足二石。”吴伯仔细回答着。

 古代农田产量和现在无法相比。

 唐朝时江南地区亩产约合150多斤。

 到宋朝时,农耕技术发展,灌溉技术提升,能有200多斤粮食。

 现在杂交水稻和化肥的加持下,亩产千斤。

 这种产量上的差距,让李从嘉也是无奈。

 “主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吴伯好奇问道。

 “主要是太穷了!”

 “我今天招募农夫一千余人。”

 “每个月多花一斗粮,朝廷若是不补这个费用,我每个月就需自掏一百二十石的粮食补给他们。”

 “啊!”

 吴伯作为管事,账目算的颇快,听少爷说完,立即复核一遍。

 苦笑说道。“主子的俸禄恐怕支撑不了几个月。”

 李从嘉通过这几天了解,对于自己的资产有了全面认识,真是离了钱就玩不转。

 对着老仆吩咐道:“吴伯你明天去江宁城中找几个擅长微雕木匠来。”

 “还剩下九天就要离开了,在离开前,我有一件事情安排下去。”

 “找木匠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