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真实的选择(第2页)

 “若不是潭州城坚固,黄口小儿,我定将他斩于马下。”何敬真恶狠狠的说着。

 王逵见状眯着眼睛道:“我想明日合兵组织一次攻城, 力求在西面合兵一击,冲破城墙。潘将军这几日一日在西面攻城,最了解此处薄弱,可遣先登勇士,若能破城我必向主公报此战首功!”

 潘叔嗣脸色一紫恼道:“这几日我日夜厮杀,损失最为严重,怎能为先登兵,我看着这仗不打也罢。”

 “这……哎!”

 “老夫也想光复潭州城,奈何潭州百姓没有叛变响应,既然潘将军无先登之兵,主公前日已经给我密令,可以伺机撤回,本想合兵一击,若是如此,那我等就连夜安排撤兵之事吧。”王逵借着机会说出此话。

 潘叔嗣顿觉中了王逵的道道,顿觉失言,急忙道:“王将军,可在各家合兵凑出一百死士,合兵一千,率先冲锋。”

 “此时将心不稳,人心思归……此番罢战,来年再举兵攻城吧。”王逵眼睛一眯,下了定论。

 “哼!”

 潘叔嗣冷哼一声,暗暗吃了个哑巴亏,心道这王逵老狐狸本想撤兵,拿我说话当个引子,再回到刘言处告我状……想到此处愤然拂袖而去。

 朗州军指挥使之间本就貌合神离,这也是王逵一开始选择分兵攻击的原因,因为潭州守军少,各指挥使自行攻城,都愿意奋力搏杀,获得功劳。

 从王逵主帅的角度而言,他这个安排没有任何错。

 若不是李从嘉获得潭州百姓民心支持,肃杀了叛乱分子,城墙是守不住的,真正让他守住城墙的是十余万百姓支持。

 历史上王逵真正的嫡系是周行逢,他们二人同乡,潘叔嗣是朗州这军事集团地位第二高之人。一年后王逵做大,竟然杀了主公刘言,而在四年后潘叔嗣叛乱又杀了王逵,而潘叔嗣最终却又被周行逢诱杀而死。

 真正历史就是这样的狗血,你方唱罢我登场,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周行逢最终在北宋当官至中书令。

 事实证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团队,确实值得千古传唱。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潭州城的废墟之上,带来了一丝温暖。

 经过昨夜的激战,朗州军的营地显得格外寂静。

 随着号角声响起,朗州军开始有序地拔营撤离,士兵们迅速整理装备,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缓缓向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