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咦呼 作品

第155章 年代文里的泼辣寡妇26(第3页)

 像极了自己的大女儿。

 选择姓夏,也许是情感偏好。在阮姥姥看来,也是风险最小的一个。

 度过了一段居家生活。

 夏有米整理好了所有的资料。

 一部分存放在农校里,那些东西他们后续会用到,溪边村的试验田开发得不错,一旦后续育种顺利,还需要回到农校进行试种。

 邹姑姑给小蒲准备的各类书籍会带一部分去省城。

 她的植物百科手稿随身带。

 寻找植株实际是系统在做,她需要利用间隙将自己的事业给完成。

 一个安静的晚上。

 兴许已经预感到,成功改名的夏蒲很冷静,没有丝毫哭闹和抱怨。

 絮叨着夏有米接下来的生活,要怎么小心,要记住阮姥姥家地址,按时按量给他拍电报。

 每次换地方了要告诉他一声。

 知道夏有米正在做一件好事,自己也会好好完成学业。

 夏有米一一应下。

 将人送上火车后,小娃坚强不住了,自己躲在角落哭。

 这一走。

 半路搭伙的两人,就是九年整未见。

 夏蒲能从报纸和书本上看到夏有米的种种成果和荣誉。

 夏有米能从电报和信件之中,见证这堪称神童的成长。这几年里,郦陉没有在教书,他一边养病,一边成为夏蒲的私人教师和助理。

 一路陪着对方升级打怪。

 他的好成绩如雪花般飘向夏有米所在的各个城市。

 每次收到这些荣誉证书,都要被同事们夸个不停,感慨为什么厉害的人都凑到一堆。

 夏有米只能表示赞同道,没错,不然怎么她来这个优秀成员扎堆的团队呢!

 克服了人力寻找的困难。

 进度一飞冲天,若不是,还得适应农时,会更快。

 教员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成果,将培育出来的增产种子和技术向全国的专家们推广,由点带面。

 九年下来,

 早就实现让大家吃饱饭的愿景。

 目前正处于推广至世界的阶段。

 我们走在了前面,令国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