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年代文里的泼辣寡妇30(第2页)
她在写书的过程中,虽然系统给了很多的便利。但更多地方需要自己斟酌和实验,她不能完全去依赖前人的结论。
况且,面对的受众不同,需要展示的植株特性也不同。
夏蒲的观察会随着书信寄给她,夏有米提取到了有用的关键词,就会编写进书中。
同时,会附上小段原文和署名。
当初,
夏蒲在看到自己署名的那一刻,情绪升至顶峰,炸开。
比拿奖金还要高兴数万倍。
此刻哼着小调,惬意轻松。
“喏,给你。”夏有米拿起随身携带的包,递过去一个厚信封。
“是,钱?姐,你不会是,柜子想付钱给我!”夏蒲情绪跌下,有些委屈,他们是一家人,如果干些木活算这么清楚,实在见外。
“不是,给你的稿费。”夏有米指了一本样书。
“哇!”夏蒲立马反应过来,他双手接过信封,一张一张来回数着。
那是如今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儿时绿色记忆中收获的甜美果实。
他让夏有米在信封上签名,然后自己也签上,作为一个象征存放。
疲惫随着美妙的睡意消失。
第二日,天光大亮。
夏有米还是在年年提醒下才发现蹲在门外的陈勇,他一身冬捕的装束,手边放着一个大桶。
开门的时候,见到夏有米,还被惊得恍惚了一番。
好似才回想起兄弟家多了一人。
然后一秒四五个小动作地问好,那股别扭的感觉,不是一两天能消除。
她们院内一大一小能迅速破冰,得益于多年书信往来,变化一清二楚。
但这没来往过的“假亲戚”,就不是那么容易交心。
好在,夏蒲很快出来解围。
把陈勇叫进去吃了饭再说。
......
湖边,
热热闹闹地聚集了许多人,个个精神饱满。
队里的这座大湖可是宝贝,时不时还会派人巡视,往年冬天,都是靠肥美的鱼挨过饥饿。
时间地点和捕捞活动都是相当庄重有秩序。
近年,随着粮食问题解决,大家都吃饱饭,这些活动更多的就是传承,娱乐,以及加餐。
就连如今下乡的知青,没有挨饿这一说法。更多的是磨炼意志,将知识与切身实地的工农建设相结合,发扬刻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