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灾难
苏昭手足无措地张了张嘴,结结巴巴地说道:“喂……喂喂喂!搞错了吧?苦主明明是我啊!应该哭的人也是我才对啊!
你……你这到底是什么表情啊?大家可都看见了啊!我绝对没有欺负她呀!真的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啊!”
说着,他还焦急地向周围的蛟龙老者和那臭蛇投去求助的目光,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帮他解释一下当前的状况。
此时的兰清眼里盛满了悲伤之意,晏南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
居然从很早就开始预见自己的离去,他做的所有一切事都是以她为中心。
这叫她如何能不悲伤,她与晏南的距离不是几步之遥,而是凡间与九重天之遥,此刻她强忍心中的痛苦,更加坚定的要让自己成为强者,这样才能庇护想要庇护的人,见到想要见的人。
她长舒了口气,收拾好心情,莲步轻移的到了蛟龙老者的面前,态度恳切的请求老者放了苏昭。
听到兰清的求情,蛟龙老者面无表情地抬起手中那根黑晶龙头拐杖,再一次重重地敲击在了地面之上。
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传来,紧接着,原本施加在苏昭身上那无形的束缚之力瞬间消散于无形。
兰清迈着步伐,缓缓地走向苏昭。她的眼神充满感激之情,真诚地感谢了苏昭。
这份恩情对于兰清来说意义非凡。
之前苏昭就曾救过她一命,而此次更是因为她身陷险境,苏昭毫不犹豫地下到这危机四伏的黑水域来。
兰清深知苏昭此举所冒风险之大,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
兰清并不是一个冷心冷情之人,恰恰相反,那些曾经给予过她帮助和恩惠的人,她都会铭记在心,并寻找机会予以回报。
此刻面对苏昭,她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加倍报答这份人情。
与此同时,苏昭身上的束缚被解除后,他瞬间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如同一道璀璨的流光般向着大黑鳞疾驰而去。
只见他口中不停地咒骂着:“该死的家伙,看本大爷今天不好好教训教训你!让你知道招惹我的下场!”
大黑鳞眼见形势不妙,心中暗叫糟糕。它清楚自己这回可是闯了大祸,于是拼尽全力游动着身躯,想要尽快逃离苏昭的追捕。
同时,它还四处张望着,试图找到自己老祖宗所在的方位,希望能得到老祖宗的庇护。
然而,令大黑鳞意想不到的是,它的老祖宗竟然面带微笑,身形一闪便站到了一旁。
老祖宗的这个举动无疑表明了他的态度——不会插手此事。
这位老祖宗已经许久未曾感受到如此欢快的氛围了,此时此刻,他看着眼前孙辈与苏昭之间的争吵打闹,不禁回想起了百年前的时光。
那时的他,正与幽冥氏族长的儿子幽冥虬一起在这片黑水域中成长、嬉戏玩耍,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
然而时至今日,这里早已时过境迁、人事皆非。
这座黑水域难道真的就这样永远地被深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吗!
它满心愤懑与不甘,它已经默默守护这片水域长达千年之久。可是到头来,却只能怀揣着满腔的遗憾,黯然离去。
它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那位已然逝去的老族长。
它沉重地叹息一声,心中满是愁绪。就在这时,它突然想起此前兰清小修士曾提及过,在这世上还尚存着最后一名幽冥氏族人,而此人正是幽冥虬的儿子,现被人称为“千面道人”。
这个名号听起来似乎有些熟悉,但一时间它却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在何处听闻过。
正当它苦思冥想之际,脑海中猛然闪过一道灵光——这位千面道人不正是那在百年前深入黑水河底的黑晶坑洞中精心布设阵法,从而为那些普通凡人们撑起一片遮天水幕的男修嘛!
原来竟是他!回想起往昔岁月,那时自己身负重伤,正在殿宇深处沉眠修养。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竟有一位修士悄然潜入此地,并布下精妙绝伦的阵法。
当它苏醒之后得知此事,顿时怒不可遏。
然而,待到后来了解到这名修士此番举动乃是为了造福整个黑水镇上的普通凡人后,它内心的怒火便渐渐平息下来,最终选择不再加以干涉。
从此之后,任凭这些凡人们在远离黑水域的地方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如今它想起来了,它十分后悔,当时如果它去会一会这修士,是不是就能认出那修士是黑水域留存的最后一名族人。它一拍脑袋,懊悔不已。
不过还好,还有机会,它在将行就木之前还能把幽冥氏守护的东西交给兰清小女修。拜托她有机会送给千面道人。
如此一来,即便到了九泉之下,它也算没有愧对老族长对它多年来的悉心养育之恩。
念及于此,它避开依旧在激烈追逐中的一人一蛇,迈着颤颤巍巍、略显蹒跚的步伐,朝着那静静伫立在殿宇角落里的兰清女修缓缓走去。
兰清目光敏锐,很快便察觉到了蛟龙老者的举动似乎别有深意。
她心直口快,毫不拐弯抹角地开口说道:“蛟龙前辈,您若是有什么想要交代或者嘱咐之事,只管放心直言相告便是。只要是兰清力所能及之事,定然不会有丝毫推脱之意。”
听闻这番话语,老者心头的顾虑顿时消散大半。
它深知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当下便毫不犹豫地点头示意,而后轻声言道:“那就烦请姑娘随老夫走上一趟吧。”说罢,便当先转身迈步而行。
一边缓缓地走着,那位白发苍苍、面容沧桑的蛟龙老者一边轻声地向身旁的兰清诉说着百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浩劫。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重和历史的悲痛。
“想当年啊,这座殿宇遭到了那些被欲念支配的修士以及来自阴鬼域的邪恶鬼修们无情的摧残和破坏。
他们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惨烈至极的厮杀,鲜血染红了每一块石板,喊杀声震耳欲聋。”说到此处,老者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似乎眼前重现了当时那血腥恐怖的场景。
停顿片刻后,他接着说道:“后来,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幸存下来的村民们望着满目疮痍的家园,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绝望。
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地将这座受损严重的殿宇修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