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翼 作品

第76章 兵马司(第3页)

 狮子岩上,高峰禅师领着张哲翰和王着,踏着废墟钻进了大雄宝殿没塌的半边殿宇,伸手在一个不起眼的佛龛下面摸索了一下,轰隆隆,地上出现一个门扇大小的入口,一级级石阶向下延伸。

 三人沿着石阶走下地宫,石板轰隆隆合上,地上看不出一丝痕迹。

 地宫很大,和地面上古庙的格局几乎一样,可以容纳上千人。僧侣们毫不恐惧,安静地在一个个蒲垫上闭目打坐。

 高峰禅师走到一面黝黑的墙前面说道:“当年临安被破,文丞相就曾经藏身于此,在这里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

 张哲翰脱口问道:“文丞相?哪个文丞相?”

 “文天祥,这个地宫是他在临安最后的容身之所。”高峰禅师看着那面墙,眼里充满回忆。

 那面墙上,镌刻着文天祥手书的《正气歌》,铁画银钩,锋芒毕露,骨气纵横。

 这是张哲翰第二次听到文天祥的信息,上一次是在李衎的书斋,npc不会无缘无故提供信息,这其中一定有隐藏剧情。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于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

 《正气歌》打小就会背,从来也没想过会遇到这位大英雄,没想到这么巧,王着刺杀阿合马的时候,文天祥正被关押在大都。

 一个被收录到教科书里的人物,不可能没什么事,“师尊,文丞相现关押在何处?”

 高峰禅师抬手指着墙上的字念道:“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这‘土室’在什么地方?”

 “大都路兵马司土牢。”

 -

 “阿嚏!”

 一股寒气钻进鼻孔,张哲翰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江南淫雨霏霏,大都却白雪皑皑。骤然从狮子岩到柏林寺,气温差了近20度。

 时近中午,柏林寺的和尚都扎堆在斋堂吃午饭,寺庙里飘着青菜豆腐,竹笋香菇,让人垂涎不已。

 变成了义的模样,换上僧衣,张哲翰混进了斋堂,取了一份斋饭,在一张很长很长的长桌前坐下,一边吃着一边打开黑水公司作战系统。

 嗯?怎么有一个红点和我叠在一起?

 张哲翰猛抬头,对面坐着个和尚,目光呆滞,认真地用手把饭粒一颗一颗塞进嘴里。

 382特战营中士车晓行,那个被他用而来袖锤打傻的天行者。

 “嘿,嘿,认得我是谁吗?”张哲翰小声问道。他现在变的是了义,了义是382特战营上尉 noah beck 的角色,如果车晓行恢复了记忆,应该能想得起来。

 车晓行没理睬问话,边塞饭粒边自言自语:“特战营……特战营……”

 张哲翰一凛,记忆恢复了?左手暗扣玉剑准备杀人。

 “特战营是什么?我是谁?”车晓行继续塞着饭粒,两眼失神地看着碗里。

 他可能恢复了一点点,或者捞起了一些碎片,张哲翰松开玉剑,继续吃饭。初步得出结论,袖锤的作用是有时效性的,记忆还是会恢复。

 来柏林寺并不是为了看傻子,也不是为了蹭饭,而是因为柏林寺离兵马司很近。从国子监往东走一个路口,再往南一拐就到。

 兵马司管的并不是兵马。

 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刚定都大都,就改千户所为大都路兵马司,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兵马司”这个名字听着威武高大,其实和“兵马”没有半毛钱关系,它管的是治安,也就是缉捕盗贼、羁押案犯之类的事,类似于警察局。

 “我找你们头儿。”张哲翰对卫兵亮出腰牌。

 “请大人稍候。”卫兵敬了个礼,弹簧似的跑进门去。

 不一会儿,一名官员快步走了出来,躬身道:“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张惇典参见郝右丞!”

 兵马司都指挥使也就正四品,郝祯是正二品,而且是当红丞相阿合马的嫡系,别说正四品了,就算是同级别的二品大员,也要毕恭毕敬。

 张哲翰继续摆谱:“免了,你就是都指挥使?”

 “正是,请问大人有何吩咐?”张惇典例行发问。

 来监狱当然不是为了串门,张哲翰说明来意:“奉丞相之命,特来提审犯人。”

 张惇典做了个请的手势:“大人里边请。”

 兵马司衙里一片忙碌,捕快、狱卒和士兵押着各色犯人来回穿梭,张惇典把张哲翰领进一间衙廨,让座奉茶。

 “文天祥是不是关在你们这儿?”张哲翰直截了当问道。

 “是,不过……”张惇典面露难色。

 张哲翰威严问道:“不过什么?”

 “文天祥是钦犯,大人可有公文?”张惇典还是例行公事。

 张哲翰两眼一瞪:“嗯?”

 张惇典吓得一哆嗦,忙道:“阿合马丞相要审,不需要公文。”

 兵马司级别虽然不高,占的面积可不小,前衙后狱,监狱比衙署要大好几倍。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文天祥在《正气歌》序言中描述的“土室”一看就是地牢。但张哲翰没想到这个地牢戒备如此森严,三道铁门,层层上锁,每道门都有人把守。

 狱卒打开第三道门,张惇典停住脚步,很识相地说道:“大人自己进去吧,下官在此恭候。”

 张哲翰点点头,跨进铁门,身后哐啷一声,狱卒就把铁门关上了。

 光线昏暗,一股潮湿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两指粗的铁栅栏后面,一张简陋的床上躺着个人。

 张哲翰恢复赵孟頫的本相,走到铁栅栏前,躬身施礼,正要说话,文天祥说道:“王积翁,你不必再费唇舌,我死志已决。”

 “王积翁是谁?”张哲翰问道。

 文天祥顿了一下,坐了起来,下床站起,看着张哲翰问道:“你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