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家底(第3页)

 李桃花则带着白氏和木氏去找卖粮的铺子。

 现在兵荒马乱,一个人出门太危险。

 结伴而行,安全些。

 第一次来亳县,人生地不熟,顾瑾和李大海花了一上午才请回两个匠人。

 南方的泥瓦匠不会盘炕,李大海就在一旁指点。

 盘炕很快,两天可以盘好了,但是得等三四天,干了后,才能使用。

 在这期间,他们只能打地铺睡在地上。

 李忠义和李仁勇一整天都在城门口购买干柴。

 零零碎碎也买了一千多斤柴火。

 它们堆在杂物间里,码得整整齐齐。

 只是,李桃花她们在城里转了半天,却是一无所获。

 亳县的粮油虽然没有香河县管控得那么严,但是没有本地户籍,买粮的价格贵到离谱。

 药材亦是如此。

 顾瑾从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在鹏城时,她还买到了不少药材,怎么到了亳县,反而买不到了呢?

 要么是商人借机囤货发国难财,要么是药材被大批量采购,现在奇货可居。

 无论哪种情况,这对顾瑾他们都很不利。

 李母出言安慰:“瑾儿别急,我们路上囤了一百多斤粮,今天煮饭,我将那些芡实,莲子什么的,也都搁在一起。”

 “哦,对了,还有素素给的牛肉,牛杂和粮油,加上期间囤的大白菜,干菜等,起码这半个月,大家伙都不会饿肚子。”

 李家有八口人。

 罗家有四口人。

 还有木氏和江碧玉。

 一大家子十四口人,再加上他们都是习武之人,一天消耗的粮食确实可观。

 做这么多人的饭菜,也很累的。

 顾瑾亲昵地抱住李母:“外婆辛苦了。”

 李母嗔笑:“有啥辛苦的,有你娘和素素还有三娘帮着呢。”

 这时,李仁勇嚼着米饭问:“瑾儿,柴火够不够?”

 顾瑾摇头:“不够,还得买。”

 小冰河时期,气温骤降不说,冬季持续的时间还长。

 多买些柴火,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