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汉月 作品

第1428章 还在坚持的俄国人(3章合1)(第3页)

 “俄国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么大一片土地,给俄国人太浪费了,只有大日本帝国才配拥有它……”

 将官们你一言我一语,嚣张的都要没边了,丝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捡了多大的便宜。

 不过相对而言,这位北条司令官还是比较理智的,等他涨红的脸渐渐恢复正常,这才把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手下的将官们安静。

 “拿下那里,不过就是时间问题,但俄国人一定会组织反扑的,当下我们的关键是如何增加部队,抵挡俄国人的反扑。”

 “是不是向华北方面军请求支援?”

 “那些蠢货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我看还是向满洲请求支援,不然就把草地上的部队全部调过来。”

 “这个主意不错。”

 “我也赞成……”

 “诸位,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杨锋的铁背旅还在附近,咱们也要小心杨疯子的偷袭……”

 说着说着,话题就一不小心绕回到了杨锋的身上。

 之前在晋地、在桂林、在潭州,日军吃杨锋的亏太多了,现在虽说是春风得意,可他们还是不敢放松这方面的警惕。

 马上北条司令官皱了皱眉头,看着一旁的地图就询问了起来。

 “机场的俄国空军那?”

 “已经撤退到赤塔去了,我们抓到了几个工作人员,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那就联络满洲,待我们占据那里之后,立刻派飞行团来入驻,得到空军的支援咱们就能牢牢的控制北海地区了。”

 “司令官,关于突厥人那边……”

 “催促他们加快速度,北海以西的地区就归他们镇压了,俄国这块蛋糕太大了,多一人来瓜分,这才能减轻我们的压力。”

 “嗨!”

 就这样,关东军主力开始了城市里的激烈巷战。

 两万多人对上了6000自卫团,并且还是在杨锋的监视之下,杨锋他一边拿着平板沉默不语,一边心思已经飞到了何贵樵那边。

 可惜身在俄国人的眼皮底下,何贵樵也不能随便使用大功率电台,一切都要等事态继续发酵下来。

 第2天、 第3天、第4天……

 城市里的自卫团打的很顽强,仅仅四天6000人就打成了1000人,同时还至少打残了关东军两个联队。

 无奈当他们的弹药消耗完,战局也就翻不出什么水花了。

 最后在一个大风的晚上,自卫团的最后据点,行政公署被攻陷,最后5-600人才绝望的撤离了家园。

 至于他们剩下的300多名重伤员,全部被关东军给砍杀了,接着一群日军在市公署升旗、照相,标识他们彻底控制了这座城市。

 不过出乎杨锋的预料,毛熊人丢了城市竟然还没有同意自己的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到新的消息传来,五万突厥部队也顺应日军的要求,从库苏古尔湖一带穿过国境,一举杀入了俄国境内……

 “咚咚咚、咚咚咚咚……”

 “来了”

 深夜,何贵樵被一阵砸门声惊醒。

 等他披着睡衣打开门,伊万为首的三个男人就走了起来,他们沉默的往沙发上一坐,阴沉的表情看的何贵樵是心里一惊。

 “出什么事情了?”

 “何先生,一个特别委员会已经进行过评估了,而且我们的慈父也同意了,今天我们就是来处理文字工作的。”

 “太好了,说到文字工作,我这里有一份初稿,你们可以先看一看。”

 这一刻何贵樵表现的很平静,他从卧室取出一个公文包,拿出一叠纸就放在了伊万他们面前,自己则是陆续又拿出了纸笔文具。

 这无疑是证明了何贵樵不但早有准备,而且还拥有强大的自信,认定俄国人一定会接受他的条件。

 这肯定就让伊万他们非常的不爽了。

 向来强势、蛮横的俄国,什么时候起居然被中国玩弄于股掌之中了?

 可惜形势不如人,日军和突厥人杀入北海腹地,真的是把俄国人给将军了,这一刻是不得不借助外力,不然就真的会有亡国的危险了。

 “何先生,我想你应该联络山城,派一个更有分量的人过来,凭你是无法签订这份协约的。”

 “明白,我明天一早就会立刻发电报。”

 “……”

 伊万不再说话了,接下来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协约的条款上。

 三人交头接耳的商量,就以何贵樵拿出的文件为母版,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版本,这样等那人来了,双方才能开始磋商。

 一个晚上的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了。

 不过俄国人派出的肯定是一流高手,也就是黎明前后,当伊万他们把新的版本交给何贵樵,何贵樵一页一页仔细的查看时,伊万还不忘在一旁提醒。

 “时间,现在最欠缺的就是时间,关东军北条部,大约两万人已经占领了那座城市,接下来很有可能向赤塔前进,你们的部队什么时候可以投入战斗。”

 “只要签署了协约,立刻就可以开始。”

 “那就来不及了,反正敲定条款也需要时间,战斗更是需要一个过程,能不能让杨锋提前投入战斗?”

 “……”

 “这也是为你们着想,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进入柱州的30万突厥部队,已经一分为二了,相信至少有15万会进入草地,你们面对的麻烦其实一点都不比我们少。”

 “多谢提醒,不过我对杨锋杨将军有绝对的信心,当然我也会把你的建议汇报上去……”

 何贵樵说的滴水不漏,伊万他们就只能告辞了。

 不过他们才前脚离开,后脚就有人送了一部大功率电台到何贵樵的房间。

 俄国人如此的迫不及待,真的证明了情况有多么的糟糕。

 当何贵樵戴上耳麦,开始给杨锋发报时,杨锋却正城外,北海岸边的一片树林内当老师。

 小尾巴这小子,在爆炸装置上还挺有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