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眼万年

 《史记》曰: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那是一个普通的黄昏。

 日色渐收,西安的大雁塔在夕阳的碎影之下透出它的沧桑。

 有市民突然看到塔尖上忽然冒出来一点的金光。

 人们感到怪异。

 人总是对神秘的事情尤其好奇,不到片刻就在塔底聚集了起来。

 1983年,金色的黄昏。

 第一个兵马俑的陶头被一个叫水根的陕西农民挖出来。

 1946年,考古学家许楷坐着破烂的工车,工车上秘密拉着几个工作人员奔往甘肃,前去寻找传说中秦长城遗迹下的河图洛书。

 那天下午,与许楷共事的日本籍同伴用一把手枪抵住了他的太阳穴。

 “许教授,对不住了。”

 伴随着几声枪响,许多人的血溅上了秦长城的黄土。

 许楷倒下的一瞬间,用身体护住了河图。

 开枪的人俯下身,从他手里扳开玉板。

 许楷用最后的力气拉住了他,血水充盈了口腔,“……河图……是我们的文物……你不能带走……”

 “呵呵,中国人,也配吗?”

 上村面无表情地再扣动了扳机,一朵巨大的红花炸开,汩汩的鲜血顷刻之间淹没了许楷的视线,灌满了他的喉腔。

 许楷再说不出任何话,他只能绝望地看着河图洛书离他越来越远。

 他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再无法把它留在中国,留在这片大地。

 他的眼眶渗出泪来,他最后看了一眼长城。

 古老的长城啊,他多么希望它能伸出双手抓住特务,多么希望它能帮帮他。

 他本不相信传说,但他愿意相信古老的文明。

 许楷在失去气息的最后一刻,立下誓言:愿以身筑黄土,祈求一个希望。

 他的身体留了下来,慢慢与黄沙融为一体。

 那天的黄昏也是同样散发着金光。

 2022年,7月25日,下午5:30

 秦始皇陵兵马俑

 舒缓的闭馆音乐缓缓响起。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请携带好随身物品,期待您的下次光临。”

 大厅广播循环播放着同一句话。

 许栀穿过人群,慌慌张张地举着工作牌,回到安检处。

 同事见了提醒她,工作人员马上拉闸关灯了。

 她连忙应声,抱歉地点头,说自己落下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东西。

 那是张地方性的旧报纸。

 黑白照片的标头赫然写着:

 考古学家疑发现甘肃秦长城遗迹。

 照片上的六人人皆着工装。四人呈蹲姿势,两人并立。

 站立的两人皆戴着眼镜。右边那位学者下衣口袋里卷着一叠资料。他的胸前别了只钢笔,抱着手臂,由左边的同伴搂着肩,他们的脸上都是欣慰的微笑。

 是他!许栀的祖父。

 是她的父亲瞑目前絮语不止的——他的父亲许楷。

 博学朴实的学者绝不会在大战前抛家弃子去美国。

 原来他是去考察遗迹,然后消失了。

 她终于在浩如烟海的民国档案找到了她的祖父!

 她不能抑制激动,手都颤抖起来。

 为什么祖父会消失几十年?

 为什么祖父的名字从来没有在任何考古学报中出现?

 那份报纸上提到的那段秦长城遗迹在学界无人考察,也无人提起。那截城墙被所有人都遗忘了。

 她的身体突然激起一个相当可怕的念头。

 祖父在当时是否遭遇不测,罪犯为毁尸灭迹连同遗迹也一并毁去。

 许栀打了个寒颤,她死死攥着手里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