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卿 作品

第五十五章 制瓷的‘地基’(第2页)

 叶青釉有些莫名: 

 “阿爹。” 

 这一声,压过了站在摊位口热切招呼客人的伙计,也唤回了叶守钱的神智。 

 叶守钱几步跟了上来,叶青釉顺口问道: 

 “阿爹平日里用哪家的泥做瓷?” 

 泥这东西,可以说是决定一件青瓷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这就好比有一个人想要起一间巍峨的宫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下厚重的地基。 

 差的泥土,在烧窑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瓷裂,从而导致出窑率锐减。 

 可好的泥土 

 叶守钱对瓷器的事儿总是成竹在胸,一提起瓷器,便提起了些精神,不假思索的回道: 

 “产泥的地方很多,阿爹习惯用越姥山山腰处的土。” 

 叶青釉得到答案,还是有些疑惑: 

 “为什么选用哪里的土,有什么讲究吗?” 

 “对了,是去挖土自己淘洗,还是找人买土?” 

 “那土在糅合成泥的时候,掺什么油?” 

 叶守钱被自家闺女如弹珠班的数个问题砸的头晕眼花,好半晌才磕绊道: 

 “越佬山山上…” 

 “山上还有个围场,是龙泉柳家的祖产,围场里面有个山洞,年年会产一些细密绵腻些的土,若要往外头卖,那是顶顶抢手的,普通人家是抢不到。” 

 “选用哪里的土,一方面是因为都是同一座山,土质虽有好坏差别,可总归是一处地界,而来围场外的土,若是自己去挖,不用钱。” 

 “阿爹往常都是自己去自己挖围场外的土,挑去石头,淘洗砂砾,捶打杂质,而后取来制瓷。” 

 生怕闺女对制瓷的事儿没有概念,叶守钱想了想又说道: 

 “这道流程做下来,耗费的时间不低,从越姥山背回来一两天,又得耗上两三天时间淘洗,揉捏,五六天下来才约摸能得一箩筐的泥,若是运气好,

能开出三十件左右的瓷器。” 

 “若是没有接到大活的时候,阿爹通常是自己去背泥淘洗,若是有大活,时间耗费便不值当,便会找在越姥山下专门洗泥的人家买,买一筐约摸是在四十文左右,但出瓷的件数,却没有自己淘洗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