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争雄(第2页)

    “太阴府被朝廷割让, 百姓起义造反, 投靠于燕州, 现在为我麾下。”


    “大盛府, ”替换为红色, “守军顽抗, 被百姓杀死, 不愿投降异族, 转投燕州。”


    “定远府, 红。”


    “舒康府, 红。”


    “潜安府, 仍在东都麾下。地理太远, 暂时鞭长莫及。”


    “北旻狼兵盘踞于中楚与临江府, 掠夺当地百姓城池, 以充为军资, 仍在盘桓。”


    “接下来从舒康府顺江而下, 遥控韶兴, 再占领临江府, 前后夹击东都。舒康府的水军夺到手了吗? ”


    “回大人, 已占领码头, 正在急速修补造船。”


    “好, 信固府在白松江上段操练的水军也派上用场了。”


    “……”


    为顶级的将领聚拢说话, 而不远处的码头, 一只只巨大的船被拽入大江之中, 沿着沟渠顺江而下, 直奔舒康府的码头。


    谢无炽松了手, 抬起眼来, 远眺眼前的千里江山。群山青黛, 江水浩瀚, 不远处的寺院正一片废墟, 宫殿楼阁损毁。


    透过层层云雾, 眼前似乎再出现了宫廷楼阁, 轮台夜雪, 自在飞花轻似梦, 歌舞笙箫, 紫烟阵阵。


    谢无炽衣袍被江风吹起, 片刻后, 有人匆匆来报: “将军, 陛下来信了! ”


    谢无炽平静俯视滔滔流水, 闻言, 道: “请。”


    进来的是个太监, 自称姓周。面带谄笑入内: “谢将军, 可还认得奴婢? ”


    谢无炽瞟了他一眼: “哦?”


    “谢将军真是贵人多忘事! 当年在陛下潜邸, 梁王寿辰, 谢将军还是陛下的入幕之宾, 帮忙料理府事, 与奴婢一起对过唱戏的曲目单呀! ”


    谢无炽微笑: “哦, 想起来了。周公公, 所谓何事啊? ”


    周公公抱着明黄色圣旨: “陛下有言, 谢将军在边关数年, 陛下身边无人可用, 以至于听信谗言, 酿下祸患! 陛下已深明大义, 全赖谢将军防守边关有功, 遥念当年情谊……”


    谢无炽一言不发, 目光平静地看他。


    周公公越说越腿软: “陛下, 愿封将军为王……请将军退兵……”


    谢无炽缓慢地道: “这些话, 留待本将进东都, 与陛下面叙。周公公请回吧。”


    周公公: “谢将军……”


    谢无炽转过了身, 另有护卫上来, 拽着这瘦伶伶的太监往外走。


    “哎, 诸位小将军, 诸位, 慢点……”


    圣旨落在地上, 辛滨捡起来, 拆开看了一眼, 笑着扔到了太监身上: “回去吧, 老东西。”


    谢无炽吹着临江的风, 命人将桌上的沙盘都收敛, 睫毛抬起, 问: “二公子呢? ”


    “二公子……”


    ——时书额上覆着纱布, 俊秀的脸疲惫, 正靠在竹床上小憩, 忽然, 他在一阵锐利的声响中睁开了眼, 满头冷汗。


    【当前存活人数: 4人。】


    除了刺耳的机械提醒, 还有耳边的对话, “好疼啊, 疼疼疼! 好疼! 大夫, 我想死! 不想活了! ”


    “咯吱咯吱……”锯子正在筛骨。


    “药好了! 送到东厢去, 有个小将军中暑快死了。”“还有北边, 止血药……”


    时书揉了下额头, 连忙呼出系统, 看到那个陌生的被淘汰的名字, 不是杜子涵。


    时书不知道是不是松了口气, 走向熬药的窝棚, 随口问起: “什么地方在大战? ”


    他们都摇头, 还不知道消息。时书等了半天, 等到军情来报, 原来是韶兴府, 一个叫文州的地方, 被狼兵的铁骑大肆掠夺, 屠杀百姓二十余万人。


    时书掬起冷水洗脸, 让自己冷静下来, 收拾好去见从白松江回驾的谢无炽。


    大帐内正在怒骂: “这个贱人! 我看他们纯粹是以杀人为乐, 否则, 为何频频对百姓动手!”“速速派军去, 将旻大君随行四部将列为危险队伍, 只要碰到, 无论投降与否, 格杀勿论。”“又是他们? 这群人就是屠夫! ”


    时书精神不太好, 近了才问: “又是音昆? ”


    谢无炽: “他已经是北旻狼兵之中, 最臭名昭著的屠夫。进行了很多惨无人道的血洗。”


    一张地图挂在墙上, 标记处, 则是发生惨案的地方。几乎毫无意外, 都是旻大君手底下的人造成。


    时书看着这张地图, 一个个黑色的点, 凝成血肉堆砌而成的尸山。这个疯子, 百姓投降之后, 仍然不管不顾地屠杀。


    时书仔细看这一个个血点, 旻族狼兵南下之后, 兵分三路, 一路入住潜安, 一路进临江府, 一路进舒康府。音昆则一直在舒康府附近盘桓。


    时书: “被从舒康赶走之后, 又去了韶兴。”


    这两府, 都是大景最为富庶之地, 文化兴盛, 每个县城都出举人进士, 担任朝廷大员, 因为狼兵的坑杀, 无数士人沉痛泣血, 用血书罪, 含血痛骂。


    谢无炽的手里, 收到了许多士人官绅的书信, “这些老爷们, 纷纷书信请谢军入驻城池, 守卫一方平安, 愿意献上城池。”


    谢无炽的手指轻轻在纸面上一弹: “果然, 还是有家底的人, 懂得见风使舵。”


    时书想起来: “长阳许氏, 就在韶兴府。”


    “没错, 这两府, 江南门户, 读书人无数, 堪称天下文脉。音昆年轻时游历大景, 正是在这附近盘桓。”


    时书脑海中的珠子连成了线: “这音昆, 难道是故意杀景朝的读书人? ”


    “音昆, 一路烧了许多书院, 寺庙, 大户人家, 景观园林, 打烧抢掠, 谁也说不准。”谢无炽道, “派仇军去追杀, 不死不休。”


    “是! ”平逸春火速前去调兵。


    ……


    一列一列严整的军队踩着泥土, 从眼前的大路经过, 时书站在高处张望, 终于, 眼前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时书来不及呼喊, 连忙跑下去, 跑到路边大声喊: “子涵! ”


    几个月不见, 杜子涵晒得黢黑, 看见他露出笑容: “哎, 你怎么来了?”


    时书说: “你们去文州, 正好经过, 我特意来等你。你这几个月还好吧?”


    杜子涵: “还好, 我都不跟你吹, 那是战功赫赫。”


    时书: “我受不了, 你怎么也战功赫赫了? ”


    军中脚程紧急, 宋思南停下说了几句话, 挥手: “我先赶路了, 还一堆事情呢。”


    杜子涵看着时书: “我也过去了。”


    时书: “你……”


    杜子涵: “别怕, 这场旻贼流窜中原之乱, 很快就要平复了。等平复之后, 我马上回来找你。”


    时书: “好, 也好。子涵, 我, 我在中军营也很好, 每天给他们看病……”


    杜子涵: “你医术高超, 还有谁不知道? 我也只能在军中帮帮小忙, 真正上阵杀敌, 我还不敢去呢。”


    时书扯着他袖子, 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杜子涵道: “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