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归的倦鸟 作品

第545章 这世界,从来不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第2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圣人也不例外,因此想要成功就不能奢望太高,太过自信,要求太多,反而顺其自然,跟着趋势走,才会处理好人和事的关系。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那么其中的,讼指的是什么呢?生活第一件要饮食,我要吃,你要吃,他也要吃,今天吃了又怕明天挨饿,希望你少吃点,我带回去留着明天吃。这样自私就出来了,有自私就有争斗,这就是,讼。

由此可见,自私是人的本性。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他只是举了最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自私的心是从何来的。自私本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无人可以避免,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无私之人。但万事万物都有度,如果没有把握好自私的度,一味地只考虑自己,那就是真的自私了,这样的自私终究害人害己。

不过,傅亦瑶她们有些自己的底线,她们不会主动去害人,她们只会做自我保护。

其实,她们还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除了捐款做慈善,她们还在能力范围内保护好每一位员工,试图保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就像这次的事情,她们本可以选择袖手旁观,依旧按照老套路,让自己公司的男员工来应付这个职场“老色批”,但是,一想到未来他依旧会侵害其他人,傅亦瑶就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制止对方。

但是,再完美的计划也阻止不了意外的发生。这次的意外就是没想到对方的“走狗”居然会在公共场合直接发难,不顾身份的发难,不顾脸面的发难。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公开动手,傅亦瑶也是没想到,人可以无知到这种情况,她也是没有预料到,有人可以公开藐视法律的尊严。

也许这就是最后的疯狂?也许这就是猖狂?傅亦瑶不懂。她总觉得,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如果不是到了绝境,傅亦瑶不会和对方彻底撕破脸。

人生贵在醒悟,唯有在不断的自省中看清轻与重,看淡得与失,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认知不同不要较劲,层次不同不必说服。固执的人,永远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建议。一味地与其争辩,只是在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就连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将是过眼云烟。所以别跟自己过不去,一切随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正确的时候,不要太多争辩,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得意的时候,不要到处显摆,别人会在你的得意忘形中渐渐疏远;难过的时候,不要逢人就诉苦,烦恼人人有,何必四处揭伤疤。

傅亦瑶明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所以大多数时候她都习惯性选择“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因为她知道“天外还有天,人外还有人”,做事别太过,都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穷不怕,富有啥?人这一辈子,靠双手耕耘,就有钱赚,靠勤恳做事,就有事干。坦坦荡荡,便没有人会小瞧;努力上进,便没有人会低看!这个世界,人品好的人,到哪里都自带光芒。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人这一生,谁也别想着瞧不起谁,眼前不如你,未必一直不如你;能力不及你,未必其他不及你!你瞧不起的人,没准明天就比你强,在你身后的人,没准日后就把你超!

不给别人留活路,就是在挖断自己的后路。

只顾成事、不顾做人,虽能得一时之利,逞一时之风光,但站不稳、走不远,未来的下场必定惨不忍睹。

正如那句话所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话,不能说得太满,满了难以自圆;事,不能做得太绝,绝了难以进退;利,不能占得太尽,尽了难以自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