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苗道一讲述驱除鞑虏大计(第2页)
苗道一大笑道:“襄儿你难道会相信这些,这肯定是蒙古人为里间分化中原武林而定下的毒ji。”郭襄道:“何以见得?”苗道一没有回答却道:“又何况你娘绝不会让这些武功秘籍轻易被他们所得,而且你爹一定为你们留下了反击蒙古人救国救民的大计!若能找到你爹娘留下的遗物,时机成熟我们就能打败蒙古大军,重建我们汉人江山!”
郭襄奇道:“苗师兄为何会如此确信我爹娘会留下关乎武林和争夺天下的遗物?我却一点都不知道?”苗道一笑了笑道:“郭伯母的聪明才智,我常听师父说起赞不绝口,当代女诸葛的名号绝非虚名,若没有安排妥当,郭大侠和黄帮主绝不会固守襄阳城!”
郭襄道:“你是说我爹娘早已安排好后事,才固守襄阳城的,他们还有别的计划?”苗道一点了点头道:“现在局势正是蒙古人气势如虹汉人气弱之时,郭大侠纵有通天本领也没法撼动蒙古之破竹之势,只能固守襄阳城,拖住蒙古人,等天下有变,蒙古人一鼓作气在而竭三而衰时,就振臂一呼率领群雄驱除鞑虏,收复河山。可是在这一天来到之前,只能固守襄阳城,由于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他们肯定会有第二套方案,就是襄阳城被攻破,如何留下复兴大计!武功秘籍,武穆遗书兵法,还有号令天下的信物等等,他们应该早就安排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郭襄听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道:“苗师兄,你怎么知道的?我却从来没听我爹娘说过?也不知是真是假?”苗道一道:“我也是猜的,我不信以郭伯母的才智不留下后手,其实你和破虏的名字就大有玄机!可能他们为你们取名之时,就已经做好了详细计划,布置好了全部后路!“
郭襄听了点头道:“想必苗师兄已有周全之策吧!”苗道一道:“有些事只能事在人为,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驱除鞑虏就是九死一生也要去为,才不枉此生!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郭襄没想到这位全真教大师兄有如此豪情气魄,心中甚喜!大声道:“不错,陆夫子这首诗我也喜欢,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这是当朝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诗《金错刀行》,大意就是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面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负,小试牛刀。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蒙虏赶出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