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 作品

第193章 不给面见(第2页)

 “让他们来养猪,恐怕他们会把猪偷走。”

 叶罗欣不喜欢高丽人,这年头一头猪值不少钱呢。

 偷了也不难运走,海参崴和高丽,只隔了一道江而已。

 “你们的枪都是烧火棍吗?”

 乔治对哥萨克都不会养虎为患,对高丽就只剩杀伐果断。

 参观完符团,大头提出参观机械厂和兵工厂。

 乔治这一次终于拒绝。

 别浪费时间了,反正你也学不会。

 大头还没走呢,希夫又来找乔治,希望能代理海参崴商品,在美国的销售权。

 伱们银行家还做这个?

 希夫不挑拣,只要能赚钱的生意,他来者不拒。

 海参崴的商品虽然不多,种类也不够丰富,但是真的很赚钱啊。

 海参崴的汽车已经在欧洲打开销路,今年一年一共销售了125辆汽车。

 别嫌少,这可是1886年,而且每辆车的最高售价高达5000卢布,能买得起的人真没多少。

 5000卢布这个级别的汽车,基本上都是为各国王室,或者是高级贵族,大资本家,大富翁准备的。

 小贵族和小富翁想买汽车的话,还有便宜的可供选择。

 5000卢布的汽车,装饰的时候使用了大量黄金和宝石,贵有贵的理由。

 便宜汽车只卖3000卢布,虽然不够豪华,性能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美国就是在这几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一。

 所以美国对于汽车的需求,不亚于欧洲。

 希夫就从海参崴汽车厂订了一辆便宜汽车,然后才萌生了代理海参崴商品的想法。

 “美国的生意是由蒂埃里负责的。”

 米哈伊尔担心希夫会抢乔治三舅蒂埃里的生意。

 “蒂埃里做生意的天分,能和希夫相比吗?”

 乔治不担心,蒂埃里在美国的主要任务,是为海参崴采购机器,主要是花钱,卖东西是附带任务,属于有枣没枣搂一杆子。

 就连花钱,蒂埃里也没花明白,被美国人钻空子,拿快要报废的机器,充当新机器卖到海参崴。

 也就看在实在亲戚的份上,乔治才没起换人的心思。

 换个人早就扫地出门了。

 米哈伊尔沉默。

 蒂埃里别说跟希夫比,连一般的商人都比不了,纯纯大冤种。

 那就让希夫去试试,乔治知道美国的市场有多大,尤其是对于汽车来说。

 美国的油价很便宜,用车成本就降下来一大块。

 美国地广人稀,公共交通又不够发达,所以汽车在美国就具备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上辈子乔治穿越的时候,日本车逐渐式微,国产车的销量越来越高?

 究其原因,东西好不好都还在其次,市场才是关键。

 美国这样的大市场,不仅仅是汽车,几乎在所有商品的开发上,天然具备很多小国不具备的优势,乔治要是想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美国市场就很关键。

 现在的汽车,真没多少技术含量,连本茨和迈巴赫都是在小作坊里手搓,美国人只要愿意,很快就可以追上来。

 乔治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先打进美国市场占得先机,然后把赚来的钱投入到研发上,逐步开始积累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