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失望(第2页)
乔治没忍住,给了安妮一个大大的拥抱。
“多尔戈鲁科夫”号一路向东,抵达亚齐的时候已经是10月中。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破冰船不会再坏吧——”
安妮掩嘴偷笑。
“你可能不知道,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共有两艘破冰船。”
乔治的诚实,为乔治赢得一个漂亮的白眼。
热带地区就是好,只用了半年时间,战争的痕迹已经从亚齐彻底消失,重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
荷兰人的炮击,几乎将亚齐彻底摧毁,完整的房子都没剩几座。
杨科夫也不急,找设计人员对亚齐进行整体规划,围绕着港口慢慢建,时间充足的很。
海参崴一年有半年都处于冰封期,无法开工。
亚齐这边地处热带,一年12个月都不耽误,效率还是挺高的。
重建亚齐的同时,种植园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乔治控制亚齐的初衷就是为海参崴提供原料,荷兰人入侵的时候,亚齐周围的种植园同样被大量摧毁,现在正好可以重新规划,两不耽误。
东南亚这些岛屿,确实是风水宝地。
亚齐虽然还没有为海参崴提供工业原料,但是来自亚齐的热带水果和水产品已经出现在海参崴市场。
乔治就很惊讶,1888年就有冷藏运输船了?
还真有。
而且是10年前就有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种吧。
“巴达维亚最近有什么动作?”
乔治还是很关心巴达维亚的。
算上赔款,荷兰人前后在亚齐付出了至少2亿荷兰盾,一无所获不说,还损兵折将,换成乔治是东印度总督,乔治也不会甘心。
亚齐两次击败巴达维亚,凭借的都是游击战。
游击战也不是百病良药,一旦荷兰人熟悉游击战的模式,游击战就不会一帆风顺了。
“荷兰人将主力调往加里曼丹岛,对付加里曼丹岛上的兰芳人,暂时没有时间理会我们。”
杨科夫眼睛里闪烁着危险的信号。
破鼓万人捶。
荷兰现在就是破鼓。
两次战争不仅扩大了亚齐的控制区,而且还从荷兰勒索到发展亚齐必须的资金,杨科夫尝到甜头,想再接再厉。
“派合适的人去加里曼丹岛,我们怎么能让兰芳人孤军奋战呢——”
乔治不会主动撕毁协议。
可同时也不会让荷兰人轻松征服加里曼丹岛。
荷兰的国力还是太弱小了。
当殖民东印度带来的收益小于支出,荷兰人才会真正认清自己地位。
小国寡民就不要搞殖民了,没那个实力知道不。
老老实实回欧洲填海造陆才是王道。
亚齐虽然没有了巴达维亚的威胁,可是和海参崴面临同一个问题,人口。
亚齐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又连遭战争涂炭,战争结束后,亚齐只剩下不到600人,惨不忍睹。
兰沙苏丹国治下,现在总人口也只有20万,绝大部分都是亚齐土著。
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海参崴现在还缺人呢,没能力支援亚齐。
好在亚齐的“雇佣兵”家属,正在陆续抵达亚齐,和冰天雪地的北极圈相比,他们更喜欢亚齐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