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 作品

第310章 加把料(第2页)

即便是小巷,也可以供四辆马车并排行驶,地面全部采用石条硬化,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就像用水冲洗过一样。

日本使馆为了节约经费,甚至不舍得烧太多壁炉,所有工作人员尽可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办公。

日本公使馆的位置有点偏,建筑也不甚辉煌。

彰仁努力给志贺一郎灌鸡汤,日本国内从上到下都勒紧了裤腰带艰难度日,驻海参崴使馆只是一个缩影。

“阿穆尔真的有那么富庶吗?”

晚饭还是很丰盛的,不仅有彰仁最喜欢的刺身,还有俄罗斯帝国出产的鱼子酱,更有来自东印度和马来半岛的热带水果。

其余部分又有超过百分之六十来自高丽。

彰仁心情沉重,没什么胃口,草草吃了两口就结束。

但是海参崴居然这么不给奥匈帝国面子,这是彰仁没想到的。

日本政府的收入都拿去造军舰了,给志贺一郎的经费严重不足。

彰仁分别去过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知道这俩的关系不太好。

志贺一郎无奈,只能用大日本帝国的传统技能收集信息,同时多少还能赚点经费。

彰仁来到海参崴,才知道短短几年之内,海参崴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93、94年这会儿,全世界还有很多地方隔三差五闹饥荒呢,鱼肉却已经成为海参崴最常见的食材,一条野生大黄鱼,售价仅仅25戈比而已。

没办法,这玩意儿现在就是这么多。

阿穆尔的野生动物泛滥到什么程度?

清帝国有句话叫一山不能容二虎。

在海参崴,西伯利亚虎的数量多到成群结队,数量比特么人都多。

至于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铁锅里。

这不仅没有夸张,反而会让人感觉不够贴切。

舀鱼还需要用瓢么,冬天在湖面上凿个洞,鱼就自己跳出来了。

野鸡会不会主动飞进铁锅不好说,但是绝对比海参崴人饲养的老母鸡数量多。

所以说在海参崴只要勤快点,冬天别被冻死,别被野兽咬死,完全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