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 作品

第475章 苦尽甘来(第2页)

 圣彼得堡也不是一味索取,该示好的时候也示好。

 有了1800万,彼得的心思马上就活跃起来,希望开工建造一款新型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阿穆尔军区开始对装甲战车进行升级,使用更厚的装甲,将机枪更换为威力更大的火炮,并且开始为装甲战车配备穿甲弹。

 同时倍径和口径,也要分别提升到45倍径,以及350毫米。

 原因很简单,除了乔治,没有人能维护帝国在关东的利益。

 今年初,海参崴机械厂基于德国工程师鲁道夫·迪赛尔的发明研发出新款柴油机,该款柴油机动力更强,输出更平顺,性能更稳定,这一发明使装甲战车的性能更上一层楼。

 战前乔治还屡遭诟病,被指责为独霸关东,罔顾圣彼得堡利益于不顾。

 乔治原则上同意。

 乔治希望新款战列舰能采用三联装主炮,将主炮的数量增加到12门。

 和全重型火炮战列舰一样,日俄战争结束后,德国和法国同时开始对装甲战车的研究。

 白劳易提交的新方案,和“尤里耶夫”相比并没有质的提升,没有意义。

 西伯利亚舰队虽然在浦项海战中获胜,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西伯利亚舰队正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

 “尤里耶夫”由于采用电动供弹,射速为每分钟2发。

 西伯利亚舰队还尝试对早期生产的潜艇进行技术升级,这个计划最终破产,早期生产的潜艇受空间所限,无法携带更多鱼雷。

 “就这个了!现在技术达不到没关系,我们可以多等两年,三年也行!”

 乔治现在唯一的担心是,在德军装备大量装甲战车的前提下,法国还能不能顶住德国的进攻。

 但是法国购买日本国债的行为,让乔治无法接受。

 日本第六次发行国债,法国认购额是发行量的20倍,圣彼得堡怎么想乔治管不着,这笔账乔治记着呢。

 日俄战争结束后,法国投资者血本无归,咎由自取。

 法国人自知理亏,所以这段时间,法国驻海参崴公使哈伯德,跑尤里耶夫宫的次数就有点勤。

 哈伯德希望加强和阿穆尔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合作。

 其实一直以来,法国都是阿穆尔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乔治的化妆品研发中心,现在依然在法国。

 法国对于高档时装的需求量,也超过圣彼得堡和伦敦。

 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捧同样令人惊讶。

 甚至法国为保健品贡献的利润,同样是所有海外国家中最高的。

 法国人属实是把吃喝玩乐都给玩明白了。

 当然海参崴给法国贡献的利润也不少,海参崴进口的香槟已经超过圣彼得堡,成为法国香槟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除了香槟之外,法国还是海参崴人最向往的出国旅游胜地。

 在海参崴,法餐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中餐。

 哈伯德希望引进海参崴潜艇技术。

 法国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潜艇的研究,成绩斐然,海参崴潜艇的双体壳结构就是法国人的研究成果。

 日俄战争前,法国人对潜艇的研究,一直走在欧洲前列,唯一欠缺的实际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