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跨界(第2页)
“乔治,如果连你都不能信任,我还能信任谁呢——”
尼古拉短短数日之内,又苍老了好几岁。
1868年出生的尼古拉只比乔治大四岁。
但是看上去,好像尼古拉才是叔叔。
乔治掰着手指头算算,能让尼古拉信任的人,确实是没剩几个了。
那就试试吧,彼得在去西伯利亚舰队之前,也是一天军校都没上过,现在却成为俄罗斯帝国最出色的海军将领,乔治也能做到。
不过乔治的处境,比当初的彼得更艰难。
彼得刚去海军的时候,西伯利亚舰队还是阿穆尔内河舰队呢,船都没几艘,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帝国的海军高级将领,和有经验的海军官兵几乎被一扫而空,新建造的四艘全重型火炮战列舰,连合格的舰员都凑不齐,米柳京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乔治给彼得发电报,问问彼得是否愿意担任海军副大臣。
乔治还要负责军改,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海军部,需要一个心腹处理日常工作。
奥斯卡·恩克维斯特就算了,乔治担任海军大臣的第一时间,就解除了奥斯卡·恩克维斯特的职务,让恩克维斯特去海军学院,和库洛帕特金一起整理有关日俄战争的资料。
说到科学院。
乔治在审核军官名单的时候,居然发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熟人——高尔察克。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不是哥萨克,他的曾曾祖父伊利阿斯曾加入奥斯曼军队,参加第四次俄土战争。
伊利阿斯在战争中被俘,和两個儿子被押解至彼得堡,一直被关押到战争结束才被释放。
伊利阿斯获释后,本来是准备和儿子一起返回君士坦丁堡,但伊利阿斯听说苏丹准备以“叛国罪”杀死他们,于是改变主意,宣誓效忠俄罗斯。
日俄战争期间,高尔察克指挥布雷舰,布设的水雷炸沉了日军三艘运输船和“高砂号”巡洋舰,高尔察克因此获勋。
亚瑟要塞沦陷后,高尔察克连同其余部队沦为战俘,《朴茨茅此条约》签订后,高尔察克被释放,赋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