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 作品

第618章 排水沟(第2页)

 查尔斯·汤森在投降之前向伦敦报告,他已经弹尽粮绝,无力继续作战,只能向奥军投降。

 汤森投降后,奥军公布战果,不仅在库特俘虏了1.25万英军,而且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给养。

 搞笑的是,在汤森投降之前,英军也向库特进行空投补给。

 英军的空投技术太差,空投的物资不是掉进河里,就是飘落到奥军阵地上。

 不过这倒也给了汤森投降的理由。

 汤森投降所造成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

 奥斯曼帝国有多拉胯,经过巴尔干战争和杨科夫的一系列打击,暴露无遗,“欧洲病夫”确实恰如其分。

 英军却在库特向奥军投降,连法尔肯海因都开始忍不住怀疑,难道德军连奥军都不如?

 在欧洲战场,德军也没能一次性俘获上万英军。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欧洲英军的战斗力强大,而是因为协约国在西线的主力是法军,英军就是个打下手的。

 这一点在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体现的很充分。

 如果没有法军紧急救援,英军连伊普尔都守不住。

 东印度第一军的阵地旁边,是英第79师的阵地,这个师是在印度组建的。

 两军阵地相邻,尤里的参谋长亚历山大就去第79师的阵地上转了一圈。

 回来之后,亚历山大提醒尤里要加强侧翼的防御。

 “印度人似乎不太擅长构筑阵地,他们的阵地只有一条半米深的战壕,连我们的散兵坑都不如。”

 亚历山大的表情一言难尽。

 俄军的战壕深两米,士兵在战壕内可以自由走动,而且为了防止炮击,战壕以“z”字型延伸,即便炮弹落到战壕内,也只会对一小段战壕内的

士兵造成杀伤。亚历山大可能有夸张,印度人的战壕应该不止半米。

 但是也绝对达不到俄军的战壕标准。

 尤里不太相信,于是也去第79师的阵地视察。

 第一军和第79师的阵地结合部,一群印度士兵正聚在一起,嘻嘻哈哈聊得热闹,笑看第一军的士兵挖战壕。

 2米深的战壕对于体力是个巨大考验,3月份的埃及已经相当炎热,第一军的日本士兵干的热火朝天,有几名士兵脱得只剩下一条兜裆布。

 也就是这条兜裆布,引发印度士兵的疯狂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