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 作品

第693章 这锅怎,定提问


 第693章 这锅怎,定提问

 实行公制之后,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如果在10亩以内,将免除税收。

 税虽然免了,但只要进行交易,就会产生交易税。

 交易税包含在农民购买的种子、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生活用品之内。

 向西伯利亚移民是以户为单位,即便是同一个家庭的亲兄弟,只要已经成家,哥哥如果去乌拉尔,弟弟就可能去贝加尔湖,尽量将其分散安置。

 不想分开也可以,但是享受的福利政策就会相应减少。

 这个决定公布后,维特又遭到指责,有人认为这种安置方式太不人道。

 维特不予理会,清者自清。

 古契科夫的敏感度,还是比维特高一些,很快向维特提交了一份名单。

 名单上有杜马议员,有官员,也有大学教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以理中客身份提出批评。

 帝俄时代,圣彼得堡这种人很多,他们就是所谓评论家。

 维特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来找乔治。

 “这些人除了批评,还做过什么?”

 乔治实在是想不到,居然还有这种家。

 你要说文学家,美食家什么的,乔治还可以理解。

 评论家是什么玩意儿?

 “大部分是哗众取宠之辈,平时依靠向报社投稿,赚取稿费生活,有了名气就可以演讲,出书,成为上流社会沙龙常客——”

 维特很了解这群人,他在圣彼得堡时,没少和这些人打交道。

 这些人存在的目的就是恶心人。

 比如在移民这个问题上,他们除了批评之外,提不出任何建议,通篇是以情绪发泄为主,看似是为移民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攻击维特政府。

 但你要说他犯了多大的错误,那倒也没有。

 至少没到触犯法律的程度。

 维特不知道该如何为这种行为定性。

 乔治对这种带节奏的手法就太熟悉了。

 “君士坦丁堡有多少家报社?”

 乔治还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两家——”

 维特认为和帝俄时期相比,现在的舆论环境好太多。

 乔治觉得不能和圣彼得堡相比,应该和巴黎进行比较。

 看看法国政府是怎么控制舆论的。

 再看看俄罗斯——

 简直一群饭桶!

 乔治决定合二为一,只保留一个《君士坦丁堡日报》。

 维特担心这样又会引发争议。

 “即便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也可以诋毁我们毫无作为。”

 乔治对报纸这东西,其实没多大好感。

 帝俄时代的很多俄罗斯政府官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上班比度假都轻松。

 乔治将报纸作为舆论载体,只能刊登有利于俄罗斯的消息,所有不利于俄罗斯的消息,全部封杀。

 这真不是乔治独断专行,所有国家都是这样做的。

 以皿煮著称的英国和法国,对于新闻媒体的控制,比封建专制的俄罗斯更加严格。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俄罗斯人还没有开始反对乔治,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反倒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先后表示了对俄罗斯舆论环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