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草莓蛋糕 作品

第145章 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和‘四早一好’(第2页)

 王孟德在家里陪着媳妇。

 冉小梅和丈母娘则领着几个孩子,挎着篮子,去城外挖野菜去了。

 四合院院外墙根下。

 搬了两把椅子,两个人坐在一起,一边小声的说笑着,一边晒着太阳。

 这时,从胡同西边,王孟维快步走了过来。

 他的胳膊上,还挎着一个篮子。

 “堂哥来了。”

 王孟德站起身来,笑着打了一个

招呼。

 同时,按住想要起身的何胜男。

 自己媳妇已经怀了七个来月的身孕,没必要在意这些礼节。

 “孟德,胜男,我给你们送野菜来了,等过些天,我再给你送点柳树芽和香椿芽。”

 王孟维一脸的笑意,走到跟前,把篮子上盖着的东西拿掉,里边露出了满满一篮子水灵灵的荠菜和韭菜。

 “这么多的荠菜和韭菜。”王孟德惊讶的说了一句,然后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变,急忙问道:

 “堂哥,老家现在不是正青黄不接的时候么,怎么还拿这么多野菜过来,村里其他人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有麻烦?”

 现在可是公社和大食堂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属于集体所有,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做主。

 而且国内,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饿了半个冬天,双眼早已经发绿了。

 如今野菜长出来了后,对于这种能救命的东西,大队和村民们绝对不会放过的。

 “孟德,你别担心,奶奶知道胜男喜欢吃荠菜饺子,特意在昨天去野地里摘了一篮子,让我一大早给送过来。

 至于村里的人,他们都不会有意见的,要不是你送给家里的一包红糖,咱们村冬天的时候,最少要多走三四个人。”

 王孟维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便小声的解释道。

 原来,在年前年后那段时间,田各庄大食堂,天天都是面稀饭或者米粥,当然,所谓的米粥,里边的米粒都是能数的清的,粥清的都能当镜子用。

 他们家,因为有王孟德隔三差五的往回拿东西,再加上他在沙河肉联厂上班,日子还好过一些。

 虽然时不时的挨饿,也还是能撑得住的。

 但村里的其他人,可就不行了,他们基本上吃完饭,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减少活动量。

 就算这样,还是有七八个年龄大的老人,将要扛不住了。王田氏知道后,她和王京徽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便把王孟德拿回去的一斤红糖,贡献了出来。

 有了红糖水,七八个老人,最终有四个扛过了这个冬天。

 而隔壁村的几个老人,则差不多都没扛过去。

 “啊?爷爷奶奶把红糖拿出来了,您怎么不劝一劝呀,也没告诉我一声。”

 王孟德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了。

 他回田各庄好多次,这事儿也没听大伯他们说起过。

 何况,人心叵测,不论是哪个年代,做好事,可并一定能得到好报。

 如果有一个怀有坏心的人,在将来用这件事借题发挥,王家可就不会太平了。

 “孟德,我和我爸劝了半天,爷爷奶奶表面上答应了下来,可转头就偷偷的把红糖拿给大队里了。”

 王孟维有些委屈的说道。

 对于两位老人的行为,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吐槽。

 揉了揉额头,王孟德也感觉有些无奈,他招呼道:“堂哥,先进家里再说。”

 说着扶着何胜男,和堂哥一起,拎着椅子往院里走去。

 到了家里,看着这么多的荠菜和韭菜,何胜男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这一冬天,家里基本上都是萝卜白菜,偶尔来点豆芽和豆腐粉丝,好不容易见到了这些绿色的蔬菜。

 顿时,她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勾出来了。

 想起猪肉荠菜馅的饺子,口水就要流出来了。

 王孟德自然也看到了她的馋猫样,便开口说道:“堂哥,中午在家里吃,下午再回去,正好这个月的肉票刚发下来,我去副食品店一趟。”

 说着,到卧室里拿了几张肉票,推着自行车就出了门。

 不一会儿,就到了南锣鼓巷副食品店里。

 卖猪肉的地方,此时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

 自从到了59年,不论是菜市场,还是副食品店里,不仅是新鲜的猪肉,也包括鸡鸭和鸡蛋等,都开始经常断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