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抗旱和人情(第3页)
那时候,他就是在徽省待不下去了,才背井离乡,一路逃荒,来到了田各庄。
要不是遇到了王田氏,现在的他,说不定早就成了路边的一堆枯骨了。
“哎,老天爷,这么长时间不下雨,以后可怎么办。”
王田氏在一旁说了一句。
“愁什么愁,咱们不是还有公社和大队么,他们不会不管我们的。”
王京徽把烟袋锅朝着板凳腿上磕了几下,又清理了一下,把它重新别在裤腰带上,然后说道。
“再说了,我听公社上有人说过,如果河里的水干了,去年刚修好的十三陵水库,会开闸放水的。”
十三陵水库,是在58年夏天的时候建好的。
王孟德在一旁没有说话,他的消息可比一般的公社领导灵通多了,据他所知,十三陵水库里的水,已经快要见底了。
想要开闸放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聊了一会儿天,眼看着太阳升的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热,王孟德便准备回城了。
王田氏有些舍不得他,一直把他送到了村外,才站在树荫下,冲着他的背影直挥着。
路上,看着两边田地里,大片大片
都是光秃秃的,本该发芽的种子,也都因为干旱而没见踪影,少部分带一点绿色,也都是蔫了吧唧的样子。
只有少部分在昨晚上或者早上浇灌了一些水的地方,种苗才挺拔了不少。
对于这种场景,王孟德也无能为力。
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国好几个省市的问题。
等到了家中。
已经快中午了。
他发现,丈母娘周小燕,和小舅子何胜文也在。
“姐夫。”
何胜文看到王孟德,连忙站起身来,热切的喊了一声。
他这些天,在供销社里上班,不仅同事对他热情、热心,态度好的不得了。
就连胡同里的大娘、大妈、婶子们,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起来。
已经有好几个人,去老何家里,明里暗里要给他说媒。
就算是周小燕全都借口年龄还小给婉拒了,也没有阻止她们的热情。
“胜文来了,最近在单位干的怎么样?”
王孟德笑着问道。
“姐夫,我现在正跟着学习呢,供销社里的同事,对我都很好,都愿意帮助我。”
何胜文一脸感激的回答道。
经过父母的指点,他也终于明白了,供销社的主任,为啥对他态度这么好了,肯定是姐夫的关系厉害,才让主任对他另眼相待。
“那就行,一定要在里边好好学习。”
用压水井,打了一盆凉水,洗了一把脸,王孟德才感觉好受多了。
刚才在公交上,他感觉道仿佛在桑拿房里一样。
这时候的公交车,别说空调了,就连隔热的材料都没有。
“是,姐夫,我一定好好学。
对了,姐夫,昨天供销社里新来了一批奶粉,我跟主任申请,特批让我买了两桶,以后给丫丫喝。”
说着,他就朝着客厅桌子上一指。
王孟德把毛巾放好,朝着桌子上一看,原来是两罐红星牌奶粉。
“胜文,丫丫每天有两瓶牛奶,够她吃的了,你和奶粉拿回去退掉。”
听姐夫说要退掉,何胜文一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孟德,都买回来,哪有退掉的道理,就留着给丫丫喝吧,这小家伙最近饭量见长,估计再过两个月,牛奶可能就不够喝了。”
一旁正抱着外孙女说悄悄话的周小燕,连忙说道。
“就是,孟德,这是胜文买给他外甥女的,咱们就收下吧。”
何胜男也帮腔道。
如果这次弟弟把奶粉拿回去了,她以后可就都不好意思再帮衬娘家了。
沉吟了一下,王孟德才松口道:“行,这奶粉我就收下了,下次别买了。
对了,我给伱一包烟,等你明天给你主任带过去,给烟的时候,千万别让别人看到了。”
他给的这烟,可是熊猫牌的。
他相信,那个主任,只要有点见识,以后肯定会更加照顾自己这个小舅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