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过年和速效救心丸的神奇功效(第2页)
熬猪油的时候,也是趁着快睡觉的时间,这样就避免有人上门来,发现端倪。
“呵呵,平时我也不找他,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要买的肉多了点,才托他帮忙。”
“能在过年帮忙买到肥肉,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说道。
“而
且,你家还有两份高脑油,每个月高脑油还是一斤半吧。”
一直以来,王家对外的口径,没有透露是三份高脑油,都是说只有两份高脑油补贴。
“呵呵,这个倒是没有消减,每个月依然是一斤半的定量。”
王孟德笑着说道。
他感觉出来了,这阎埠贵,估计是算计着他的高脑油呢。
在今年初,对于食用油的定量,从去年的每人每个月一斤的量,变成了按在京正式户口供应。
每人每月发放油票一张,凭借此票,可以购买食用油三两。
品种主要以豆油和卫生油为主。
卫生油也就是棉籽油。
而花生油,平时在市面上很少见,基本上买不到。
只有在春节的这个欢庆节日里,少量投放在市场上。
这些也基本上被有关系的人给提前截留了,一般人连看到看不到。
至于香油,则是春节的时候,每户额外发一张‘节日补助油票’一张,凭借这张票,可以购买道香油一两。
这个政策实行之后,家家户户都收到了极大的影响。
食用油吃的少了,肚子里没有营养,饭量就变的非常大。
本来就不够吃的粮食,更是快速的消耗着,可谓是雪上加霜。
果然。
听说高脑油定量没减,阎埠贵眼睛一亮,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孟德,你也知道,我们家孩子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今年也没买到好的猪肉,猪油最多也就能熬出来一斤的量,又遇到国家的政策,把食用油定量削减了一大半。
这个。。。”
搓了搓手,他牙一咬,心一横,直接说道:
“孟德,你每个月,能不能匀几两给我,二大爷肯定不白要,先记在账上,等过完年开春了,我钓鱼抵账。”
说完就紧紧的盯着王孟德看。
他这个算盘打的乒乓响。
和空手套白狼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费工夫钓鱼的程序。
“二大爷,您也知道,今年所有人,都削减了定量,我们家虽然每个月多了三斤的量。
但家里孩子也多,还要支援我老丈人家一半,真的没有多余的匀给您了。”
王孟德面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
他心里对阎埠贵的算计一清二楚,别说没有多余的,就算有,也不会匀给他。
见他拒绝,阎埠贵脸上失望的神色一闪而逝。
接着笑着说道:“孟德,没有多余的就算了。”聊了几句后,便找个借口回去了。
等他走了之后,何胜男也把猪油熬好了,她把刚捞出来的猪油渣,分出一小半,分成四份放到盘子里,撒上一些细盐。
早已眼巴巴围着锅转悠半天的四个孩子,也不怕烫嘴,每个人各自拿着筷子,小心的夹着往嘴里送。
“孟德,您也尝一尝。”
何胜男夹了一块,冲着王孟德说道。
等猪油渣进了嘴,咀嚼两下,顿时又香又脆。
看到他吃下去了,何胜男也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块,边吃边微眯着眼。
锅中的猪油晾凉了之后,小心的装在陶瓷罐子里,然后放到安全的地方。
刚准备做晚饭,看到家中的食盐不多了。
想到又要开始准备大量的蒸馒头,也需要碱面。
何胜男便轻声的说道:
“孟德,你去副食品店,买一斤盐和半两碱面回来,对了,带上玻璃瓶,再顺便买一两的芝麻酱。”
“行,那我去了。”
穿上棉衣,带上帽子和围巾以及手套,王孟德拿上玻璃瓶就准备出门。
“等一下,副食本没拿,现在不带这个,可买不到食盐、碱面和芝麻酱。”
看到他就这么出门,何胜男连忙把他叫住,从卧室的柜子里,掏出《京城市居民副食购货证》。
这个东西,可是跟粮本和粮票一样的重要。
说是一个家庭的命根子也不为过。
很多商品,特别是吃的东西,都需要这个,才能购买到。
到了副食品店。
郭胖子早就下班回家了。
“来一斤的食盐,一两碱面,二两芝麻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