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草莓蛋糕 作品

第205章 易中海的转变和特殊供应(第2页)

眼前一黑,差点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
一直到天都黑透了,易中海才从贾家出来。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后院,聋老太太的屋里。也不知道聊了什么,过了快一个小时,才皱着眉头回到家了自己家里。此后,易中海渐渐的就对傻柱上心起来了。不仅平日里多有维护,还让易婶子,再一次的给他张罗着相亲的事情。而贾东旭的所作所为,也不知道被谁给传了出来,不仅是院里的邻居都知道了,就连胡同里不少人也议论纷纷。王孟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清楚,从现在开始,傻柱要被易中海套住了。这一套,就是大半辈子。自从进入夏季以来,京城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下一滴雨了。虽然在报纸和广播里,没有听到粮食欠收的消息。但大家还都不约而同的谨慎了起来。毕竟京城郊区离的也不远,今年夏收的情况,很多人都清楚。所以,七月下旬,在发了粮票以后,基本上每户人家,都出一个人,吃完晚饭后,就到粮站门口排队。 他们都是生怕去晚了,粮食都被买光了。这要是粮站的粮食几天后才能补充上来,一家子可就要饿肚子了。甚至,有些人想的更悲观。担心更长时间没有粮食运过来。不过王孟德家却没有顺大流,因为他知道,京城就算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不会买不到粮食。最多也就是早一天玩一天罢了。毕竟是首善之地,政治中心,最基本的粮食,还是要尽力保证的。所以,冉小梅忧心忡忡的想要跟大伙一起半夜去排队的时候,被他安抚了下来。再说了,就算缺粮,他也不怕,空间里随时可以买到够一家人吃好几年的粮食,这也是他能坐得住的保障。隔天早上。吃完早饭。王孟德推着自行车,从家里走了出来。他的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军绿色的挎包,里边装着一些准备送给蒲老的礼物。今天是星期天,他打算去看望一下老师一家人。到了前院,就见阎埠贵,扛着鱼竿,拎着水桶,和两个儿子一起,正要往院外走去。“二大爷,钓鱼去呀。”“哟,孟德,周末还要出门呀。我前段时间找到一个好的钓鱼地方,今天再去碰碰运气。”阎埠贵笑眯眯的说道。他们家现在三个人一起去钓鱼,在他的指导下,每天都能有不少的收获。少部分自己家吃以外,大部分,都被他卖给街坊邻居或者收购站了。这段时间,狠狠的挣了一笔。要不是因为没有自行车票,他早就去商场买一辆回来了。“二大爷钓鱼的技术就是不错。”王孟德随口夸了一句。“呵呵,对了,孟德,听说你家前天没去粮站排队买粮食,你就不怕被买光了,没吃的么”阎埠贵突然好奇的问道。他心比较细,院里二十多户人家,除了聋老太太以外,就只有王孟德和许大茂两户人家没有半夜去排队。“这有啥好担心的,我相信国家,肯定不会让我们饿着。”王孟德笑着说道。他自然不会说实话,只能说着一些漂亮话。“孟德,我跟你说,下次,你可要早点去排队,防止到时候买不到粮食。”阎埠贵左右看了一眼,发现没人,便小声的说道。“家里存点粮食,比较安心,我上个月,用两斤细粮换了好几斤的粗粮,以后每个月最少要存三斤的粮食。”至于原因,他也谨慎的没有直接说出来。有不少人家,因为人口多,吃不饱。买了粮食回来之后,就把白面、大米这些细粮,拿出来一部分,悄悄的找人兑换粗粮。通常一斤细粮能兑换两三斤的粗粮,甚至红薯能兑换五斤左右。同时,京城的黑市(鸽子市),也屡禁不止。据说,在黑市里,一市斤的京城粮票,价格可以达到三块钱。一市斤的全国粮票,价格为四块钱。一市斤的京城面票(可以直接买到一斤面粉,而普通粮票则是按比例买到细粮和粗粮),高达五块钱。要知道,当时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工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月薪才为三四十元。这些工资,就算不吃不喝,在黑市里,也只能买到十市斤到十三市斤的京城粮票。“二大爷,还是您想的长远,我也要跟您学习才对。”王孟德假装一脸佩服的说道。论过日子算计,院里谁都比不过阎埠贵。到了蒲老的家里。看到他来了,蒲老和师兄都高兴不已。三个人照例来到了书房,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蒲扇,跟前放着一杯热茶。“孟德,我听说,青蒿散和青蒿素在南越那边的临床试验,快要结束了。”蒲老率先开口说道。“是的,先生,我前些天跟鲁院长一起,和上级开了一次会,已经定了日期,不出意外的话,在八月中旬。”王孟德回答道。因为病患非常的多,临床试验的时间也就大大的缩减了。其实在南越地区,这两种药,根本不叫临床试验,完全是当成成熟的药物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