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鱼香草 作品

第29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6)(第2页)

刘婆婆在这之前没见过大人物,搜遍原主的记忆,也不知道,只能按照自己猜测来。

管事把刘婆婆带到门房,就让人给她看茶之后,自己进去禀报。

“刘婆婆,快进来吧,夫人等着呢。”

等刘婆婆见到这位县丞家的孺人,发现果然是也是普通百姓不同,慢吞吞的放下背篓,正要跪下,就被叫停了。

“老人家,你可别折煞我,还请站着说话,我朝没有跪拜官员和官员家眷的规矩。”

刘婆婆能被孺人叫住,就是没准备跪下,这会一听,当即挺直了身子。

管事的请示主母后,就把东西从刘婆婆背篓中一一拿出来。

“都不错,那就按照我家管事给的价格,老人家有什么直接带来,等会去门房认脸,下次过来直接找我家管事。”

孺人不关心刘婆婆的信息,见她收拾的很干净,不像其他人那样手指盖里还藏着泥,又看了东西,就定下来。

全程没让刘婆婆说话,也没交谈。

“带老人家去拿一匹老棉布,咱们结个善缘,管事的,你安排下去。”

从孺人那出来,刘婆婆先去了这家店账房先生那,管事的当面又报了一次价格。

账房先生清点之后,给了条子,收下东西,又记下额外得到的两对小兔子,支了钱。

管事又带刘婆婆去库里拿了一大匹布,带刘婆婆去门房认了人,送到门口,才嘱咐起来。“老人家,这南市我是去惯了的,一眼就能看到您是新来的,特意过来了看看,摊子上的菜新鲜,这做不了假。

下次来,不拘是一旬、两旬,记得带上鸡子和兔肉,带新鲜兔肉就行,送去厨房,会有厨子处理。”

就是说,管事的就是看上了刘婆婆的鸡子和兔肉,其他东西,都是附带的。

“我晓得的。”

“你晓得就行,早些送东西进来,晚点时候,会有客人上门,不好影响主母待客。

老人家能被主母看上,以后安心养鸡养兔就好,满县城都知道,我们就最和善不过了。”

刘婆婆的鸡子大个,看着就好,还有那兔肉,干净又油亮,兔皮也没有脏污。

管事就是看中了这两样,其余的,青菜每天有人送上门来,柿子、小枣的这样的东西,都是进家里下人的嘴。

家里几位主子可不会吃这样的东西,他们吃的水果零嘴,都是从外边运进来的,或者是自家种的。

刘婆婆懂了,怪不得孺人只看了鸡子和兔肉,原来是这家只要这两种。

这样也好,省得烦恼,其余东西,留着慢慢食用。

管事说什么,刘婆婆都应着,老实巴交的背着背篓从县丞大人家离开。

“怎么样?”

“我试过了,托着一盘银两给她拿文钱,不小心多拿三枚,都退回来了,看着是个老实的,带她去库房,没有乱看,手脚也干净。”

“行,那就好,从老人家那收的鸡子和兔肉,交给厨房,其余的,你分下去,等会回禀我。

我家大人刚来县里,可不能恶了名声,你这次做的很好,像是这样的,多这几个,不差这些银钱。”

县丞刚上任,等后边县令升上去,就要顶了县令的缺,那可是七品官。

在县里做上几年,有了功绩,再让家里使使劲,很快就能调回去。

孺人不介意用一些银两来收买人心,让县里的百姓知道,新来的县丞是个真青天。

孺人来时就带了大把的银两,以后每年还有银两送来,不过在这边待个几年,到时候又要卖出去,在县置办产业才是麻烦。

刘婆婆在茶水铺叫了一文钱的茶,喝了之后坐上歇一会,就知道县里新来了一个县丞。

又有人说,他是大地方来的,是新县令,在等县令走,说不定,没过几年,也要离开。

别小看底头百姓的敏锐,老县令和新县丞之间的官司,他们知道的很清楚,现在就盼着在新县令手下的日子能好过些。

听了这些,刘婆婆也知道自己今天的遭遇是怎么回事,县丞家孺人没把自己放在心上,也不在意这一文钱两文钱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