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春归 作品

第346章 无法逃离的时代命运(第2页)

 “在纪念碑前,有人们自发献上的鲜花祭奠,还有母亲带着孩子瞻仰的同时,教导孩子,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定会将他们爱国爱家乡、绝不受外来列强凌辱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画面紧接着切到“无名英雄”雕像,她描述:“在成都市人民公园里,还有几尊正在‘壮行’的铜像,形象地展现了当年,四川父老乡亲,送川军出川的悲壮场面。另一边,” 

 画面又有切换,夏琼依柔声描绘:“穿过这个雕塑小森林,是公园的茶馆里,人们正在不紧不慢地喝茶打麻将,欢快悠然,湖面上游船荡漾,惠风和畅。 

 “川军将士们,建设他们所梦想的世界,脚踏实地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方式,解答时代课题的方式,就是为保家卫国而捐躯,就是用寸土不让的誓死决心,把入侵国土的列强赶出去,还子孙后代一片宁静的土地,一个和平的环境! 

 “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正是‘道’,让秋先生,大钊先生,川军将士,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正是‘道’——他们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意愿和共同的追求,让他们同生死,共患难,而不惧任何危险的。 

 “他们历经了山河岁月,尝尽了人间百味,找到‘大道’和‘梦想’之后,把自己变强大了,用他们的大爱、责任、童真和初心,对抗了复杂,为我们双手奉上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免费却又最珍贵的阳光和空气,为我们极力呵护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却又最珍贵的、我们的欢声笑语、和我们的爱。 

 “他们把他们那个时代,关于大道、梦想和信仰的故事,讲得非常精彩。我提议,让我们这些受益的子孙后代,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全场静默的一分钟,落针可闻。 

 夏琼依慨叹:“生于华夏,我辈荣光!记得上中学时,历史老师问我们:如果是女生,活在抗战时期,你们敢不敢出门上街?如果你是江姐是小萝卜头,在没有卫生间不能洗澡还和粪便马桶待在一起的牢房里,你能生存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