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李景隆(第3页)

  杨坚若有所思。

  “既不能以此向燕王示威,那便只能是为自己打气了。”

  ……

  【李景隆在德州对耿炳文原有军马进行了整顿,又飞檄征调各处军马,共合军五十万。】

  【九月十一日,进驻河间。】

  【他一改耿炳文以守为攻、稳中求进的战略部署。】

  【命镇守辽东的江阴侯吴高与耿瓛、杨文帅围攻永平威胁北平。】

  【九月二十五日,朱棣让朱能做先锋,燕军突袭永平城下。】

  【吴高仓促不能列阵迎战,慌忙丢下辎重,往山海关逃去。】

  【朱棣又分别吴高与杨文书信一封,对吴高大加称赞,对杨文极力贬斥。】

  【江阴侯吴高叔父吴桢之女,本系湘王朱柏之妃,建文削藩之初,阖宫自焚而死。】

  【建文帝对他本来已有所怀疑,得到朱棣致书吴高的报告后更不得不疑,不久,便削去吴高爵位,将其徙置广西去了。】

  【吴高用兵缜密,杨文则缺少谋略。】

  【去掉吴高后,人心疑虑,杨文也只能按兵山海关。】

  【辽东这一支军马已不再构成对北平及周边的威胁。】

  【耿瓛是耿炳文的次子,位在杨文之下。他数次请求进攻永平,借以威胁北平,牵制朱棣,但终不为用。】

  ……

  大唐·高祖时期
  “这脑子,也就告别行军打仗了。”

  李渊狠狠唾弃着朱允炆的猪脑子。

  “临阵换将乃兵之大忌!”

  “早不处置晚不处置,偏偏此时处置!”

  “蠢!”

  李世民与李建成对视一眼。

  嗯,蠢!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迷茫的看着天幕。

  就连赵佶赵桓赵构这种人都没让他迷茫至此。

  又是推车轮又是便宜行事。

  然后你转头就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包围圈上的大将给撸了?
  “你这让主帅怎么统兵?”

  “你真是朱元璋交出来的?”

  “先贬己方一员大将?”

  “你这让其他与亲王有姻的将领怎么看?”

  那李景隆也是燕王的亲戚啊。

  ……

  【朱棣对李景隆很不屑一顾,什么纸上谈兵膏粱子弟的言论层出不穷。】

  【并且还列举了己方五胜,对方五败的告示。】

  【嘴上这么说,但朱棣也知道数十万大军往北平一堵。】

  【都不用强攻,围也围死了。】

  【固守一城,必然是坐以待毙。】

  【若倾全力出师迎战,朱棣又感到兵力不足并无决胜的把握。】

  【思来想去,朱棣深感迅速扩大兵力的必要。】

  【于是他想到了分封大宁的十七弟宁王朱权的那一支军马。】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