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土地(第3页)

 “百户客气了,要不是百户一家收留,我老牛早就死在了外面了,这件事交给老牛,百户只管放心,不过百户,这外面的田可不怎么好种啊..” 

 牛伯说的有些隐晦,不过周建安怎么可能不明白。 

 这么好的土地没人种,肯定是有原因的。 

 明初每军户都能分到田地,少的有二十亩,多的可达百亩,所获收成朝廷收税极少,主要用来贴补守堡军户们的家用。 

 三分守堡,七分屯田。 

 毕竟对于军户,朝廷是没有饷银俸禄的,甚至就连兵器甲胄都需要自己准备。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也越来越严重。 

 就单单洋河堡的所在的万全左卫来说,上至卫指挥使,下至普通百户,将普通军户们拥有的田产都已经兼并的七七八八了。 

 剩下的也是一些比较贫瘠的土地,以及偏北一点的土地了,而卫所里所有的军户们,几乎都成了这些老爷们的佃户,租种这些老爷们的地,交着高昂的佃租。 

 说的好听是军爷,说的不好听,就是武官们的奴隶。 

 随着这些年光景不太好,加上边防松弛,北边的鞑子以及东北的建虏更是时常入境劫掠,导致大量的军堡被毁,军户或被掳走,或成逃户。 

 而剩下的军户们就算租种这些土地,收成恐怕连交佃租都不够,谁还敢去种。 

 所以现在整个宣府内,也只有一些卫所周边,还有千户所以及一些大点的军堡还在耕种,像洋河堡这种偏远地方,这些官老爷早就没有管理了。 

 周建安的老爹身为百户,自然也有百来亩田地,不过却不是河边那些良田,而是靠南一些的旱田,虽然能播种,但是收成并不理想。 

 洋河堡的军户们这些年也是靠着这百亩薄田勉强过活。 

 迎向牛伯关切的眼神,周建安咧嘴一笑。 

 “放心吧,跟咱们的生死相比,这些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