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剑与雪
岁暮天寒,朔风凛冽。
师父说,小湄家乡不会落雪,山上寒凉,要他多看顾几分。
可小湄却爱极了这山雪。一觉醒来,大雪封山,她从未见过雪,自然感到新奇无比,便缠着他去采枝头上未落下的雪,说是书里写道这新雪融作的水用来煮茶最是妙极。
他故意戏说:“那若是落下的雪又该如何?”
“唔……那就捏雪人吧!”小湄笑盈盈地答道。
他无奈苦笑——反倒给自己找了桩活计。
于是两人采了半日的新雪,又塑了半日的雪人。到最后,也不知是谁先动的手,两人竟抓起雪团,互相扔了起来。玩到兴起,竟用上师父教的功夫,足上生风,在满是细雪的枝头上你追我躲。
孩子总是在玩乐这方面有着浑然天成的灵感。
不过这后果嘛,便是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惹得小湄躺在榻上,咳嗽不止,那张小脸烧得红扑扑的。师父罚他去山间挖笋,不满一担便不许回来。小湄说,要他快些回来,念书给她听。于是他不到半日便跑遍了整座栖梧山,将山上能见到的翠色全都带了回来。乃至栖梧山的松鼠见了他就绕道,吓得一整个冬天不敢再出来。
师父见了,摇了摇头,却叹了一口气。
小姑娘虽病着,眼里竟神采飞扬:“师兄,你那日同我讲的姑娘,后来怎么样了?她寻到心上人了吗?”
遭此一问,他可为难起来——
那日后,师父便叫他不许再提这件事......想来师父一向不喜佛门,怕是连这故事也难以再续。
他只得说:“小湄啊,你若是以后比剑赢了我,我就告诉你,好不好?”
谁知道小姑娘喝了药,竟然颇有精神地从床上跳下来,顺手取下榻边挂着的木剑,便说:“小湄现在就想知道......小湄现在和你比试好不好?”
他顿时就想咬掉舌头,将刚才那番话吞回去。
可师父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不能做这背信弃义之人......
但小湄还在病里,让他如何能和她比试?
思量半天,于是便决定让小湄一只手。他取下腰间木剑,将左手背了过去,说道:“小湄,你只管点中我胸口,就算你赢了。切不可勉强。”
小湄也不饶人,嘴上说着好,手里竟首首刺了过来。他当即右手使剑,正好挡在她剑锋上。两人你一剑我一剑,便过起招来。好在这屋子宽敞空旷,倒也不至于摔了什么东西。
他二人师出同门,这剑法自然是同根同源,打得有来有回,只听木剑相击,一时也没能分出胜负。
突然,小湄脚下一软,“哎哟”了一声,似是脱力。他见状,连忙拉她起来。谁知她狡黠一笑,一剑指来,他眉间一凝,双指登时发力,稳稳地夹住她的剑锋,女孩的力气本就弱些,便不能再推进半寸。
小湄抽剑起身,跺了跺脚,气急败坏地说道:“师兄你耍赖!说好不用左手。”
他愣了愣,这才发觉,自己情急之下竟出左手止她剑锋。
他笑说你不也是耍赖,佯装腿软,诓我去扶你。
小姑娘一时无言,便生了他的气,任他讲了几日的戏本子,也没能再逗她说一句话。便是师父来了,她也连带着不理会他老人家,叫他吃了闭门羹。
师父以为是他惹恼了小湄,于是又说:“那便罚你去溪边捉鱼,不满一担不许回来。”
他无奈,只得认命去溪边。可寒冬腊月,千里冰封。这溪边哪来的鱼呢?他坐在石头上苦思冥想。觉得冷了,便运功拒寒。不觉间,溪边冰层消融,他看见有鱼涌上来,即刻就动手捉。手指通红,不多时便有半筐。他看那鱼皆张着嘴围上来,还以为此处春气回暖。他突然于心不忍,便挑着这半筐鱼回来。想着便是半筐,也够几人吃上多日,大不了师父再罚他去捉。
谁知他己在这待了两天两夜,回来却不见师父,一问小湄,才知道师父为了找他,将山里翻了个遍。
师父回来后满鬓是雪,活像棵老松。见着他,却要罚他去抄书。
小湄在一旁偷偷笑他。
师父乘闲,问他是如何捉鱼的,他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师父又问,既然如此容易,为何只挑了半筐回来?
他便说,万物有灵,他心中不忍。他们三人,半筐足矣。
末了,师父少见地和颜悦色,说道,“小湄,你师兄己入心境。”
小湄以为师父是说他剑法精进,日后寻着机会,便与他讨教剑法。
小湄的天分极高,又对剑术有着独到的见解。最初他习得拳法,师父要他以拳法修习剑法。小湄便在旁边看着,既能指出他的错处,还能同师父讨论这套剑法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