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盐都的过往(第3页)
令人奇怪的。
...
再后来,我们村也有去了盐都,似乎是找到了什么东西,但是他对这个东西的讨论极为的厌恶。
后来有人不知何原因,又去了盐都。
他是发疯似的逃回来的,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京师,又或是皇帝赶快前往查看。
...
老人叹了口气,突然不再讲述。
林初和伦道夫面面相觑。
看着两人面孔。
老渔夫的话闸子打开了,像是憋了很久。
...
据老渔夫所说,这是关于他一位挚友的故事。
他当时也去了盐都。
他的名字叫王大川。
当那整件事情还历历在目,尚未明朗的时候,王大川保持自己的沉默。
不愿意说出。
然而,如今盐都的故事已经成了一个过时的老故事,大家的兴趣也早早已转移到了别地。
老渔夫告诉两人别担心,只是盐都的居民略有古怪而已,
...
王大川回来以后,一直有一种古怪而强烈的欲望。
他很确定,王大川一直想要告诉别人,他在那个笼罩在邪恶阴霾与各种奇闻轶事的盐都中,那个充满了死亡与不洁畸形的城镇里度过的令人惊骇的十几天。
对他而言,仅仅是将这段经历诉诸言语,便能极大地帮助他重拾自信,也能让他宽慰地意识到——自己并非是第一个向某种极具传染性、犹如梦魇般的可怖幻觉屈服的人。
...
自然,面前的这位老人,也就是老渔夫,成了王大川第一个,且也是唯一个“倾诉”的人。
王大川表示,盐都的空房子比那边所有人加起来,翻个两翻还要多,那边的人除了赶海和制盐。
就没有任何可以值得一提的工作又或是娱乐活动了。
或者说,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赶海....
以前传闻那边还有铁铺,民宿,又或是其他的什么。
但是...现在已经什么也没有剩下。
只剩下了前文所提到的,那些赶海和制盐。
皇帝固定的一段时间便会派人过去送东西。
...
讲到这里,老渔夫又摇了摇头。
他想起来了...还有一个戏台。
一个唱童子戏的戏台。
那个戏台似乎在勉强且艰难的运营。
那个戏台的头头也是个老家伙,如果他还活着,他一定也快八十岁了...
王大川去的时候,那个戏台的头头似乎得了什么皮肤病,有人说是骨折了,也有人说是破相了,总而言之,不能再唱戏了。
也不出来见人。
虽然盐都的人脾气古怪,但是提到那头头,大家都称赞其戏唱的好。
听大家说啊,他是个混血,六十岁的时候还跟二十岁一样嘞。
长的可帅气。
好像是南洋某个国家的岛上的岛民。
不过说来蹊跷,盐都的老头少的可怜,几乎没有老年人。
...
...
王大川费了好大劲,在赶海的时候跟几个小孩子聊了天。
或者说,整个盐都只有小孩子愿意跟他谈论起一些事情。
我在当地住下了,幸好,王大川也是渔民,他把赶海得来的东西都送给了当地的居民。
这也让他赢得了在当地住一晚的权利。
这是大多数前往的人没有的。
他住的那个屋子里,有一件奇珍物件。
它放在一团看似极为珍贵且精致的丝绸纸上。
王大川惊叹于这间屋子有着这样的东西。
强烈的色彩对比让王大川大吃一惊。
无需过多在鉴赏方面的才能又或是知识,也无需多高的学识,任何人看见这样的奇异物件都会感觉到那种超凡脱俗而又古怪陌生的华美。
王大川很难形容他所见到的东西,显然是某种装饰物,材质大概是金属,具体来说,应该是黄金,但是又有着其他颜色的奇异光泽。
并非完全是黄金,应该是掺杂了其他,王大川无法识别的东西。
越是仔细看着,就越来越喘不过气来,那装饰物还是些许的浮雕,雕刻着某种令人困惑团。
部分图案只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其他的则是一些象形符号。